非我族裔

非我族裔:戰前香港的外籍族群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香港自開埠以來,華人雖一直佔總人口的95%以上,但仍有近5%的外籍族群。論人數,他們遠比華人少,但在九七回歸前,部分非華裔僑民在經濟實力上與華人不遑多讓,政治影響力尤有過之,特別是在二戰前。其中,英、葡、美、德、法、日、俄、南亞、猶太及巴斯等族裔,或以人口較多,或因財力較強,而格外值得關注。

香港為何會有這麽多的外籍族群?他們為何不遠千里而來,是經商?工作?傳教?還是逃難?香港有甚麼特點吸引他們?他們在香港的生活模式是怎樣的?他們與華人及其他族群——特別是作為统治者的港英政府的關係如何?在香港發展為國際大都會的百多年間,他們扮演過甚麼角色?在管治制度、醫療衛生、法律文教、宗教慈善諸方面,又有何貢獻?對本地的華人有何影響?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千百年來國人對外族的先入為主的看法;就香港的情况而言,是耶?非耶?本書將試圖為你提供答案!

作者简介

丁新豹,香港歷史博物館前總館長,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及名譽高級研究員,香港大學及香港教育學院名譽院士,香港特別行政區古物諮詢委員會、衛奕信文物信託理事會、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本港及廣東省多所博物館之名譽顧問。

盧淑櫻,香港土生、土長,土產歷史愛好者。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研究興趣包括婦女及兒童歷史、近代中國社會文化史和香港史等。

非我族裔是2014年由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作者丁新豹。

得书感谢您对《非我族裔》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注重历史当事人的时代关怀,返其旧心,从广义的文化视角考察近代中国思想与社会的权势转移。
蒙古历史拼图 电子书
作者以关键词的形式梳理明以前的蒙古史,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增订版) 电子书
本书从地方督抚在新政中的思想与活动的角度,具体考察地方督抚对清政府新政决策的参与及其影响,以及地方督抚与新政过程中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以此观察清末中央与地方权力格局的演变态势。
党意与民意:北平市参议会研究(1928~1948)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1933~1934年北平市参议会、1946年北平市临时参议会和1947~1948年北平市正式参议会召开的背景、参议员的选举过程和人员构成、参议会召开后议案提交和处理情况等,着重分析参议会的实际运作。作者指出,北平市参议会的运作一直处于异常复杂的派系环境中,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内部、国民党内部的政治角逐对参议会的运作效果和议政特质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第6辑) 电子书
本辑所收录的文章来源有三:一是2014年在杭州举办的“蒋介石与抗日战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二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三是另行邀约的佳作。分为“中外关系史专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蒋介石资料数据库建设’专题”“学术论文”等六个部分进行呈现,集中展示近代中外关系研究视野下蒋介石研究的关注点和研究动态,以此促进该领域学术研究的交流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