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

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孙中山科学观形成的过程,同时就发于“科学”的孙中山思想的深化过程及其特点、意义进行考察。

内容简介

本书将孙中山视作以科学为自己思想和行为基础的“科学人”,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科学”在中国的传入、翻译、普及、应用等用度,详细探讨了孙中山这科学观的形成过程,及其核心为“生之哲学”的思想以“科学”为桥梁深入的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武上真理子,生于日本大阪府。1984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2004年毕业于关西学院大学大学院语言交际文化研究科,取得硕士学位。2012年取得京都大学博士学科。现任日本人间文化研究机构研究员,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副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绪论 孙中山思想概观

第一章 孙中山的科学观 ——出发点与高度

第一节 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办

第二节 西医书院的科学与孙中山

第三节 由“生元说”看孙中山的科学观

第四节 关于进化论和细胞智能

第五节 “生元说”以后

小结

第二章 孙中山与医学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的翻译与出版

第一节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之出版

第二节 柯士宾其人

第三节 《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之翻译

第四节 近代中国的国际红十字运动

第五节 孙中山与红十字会

小结

第三章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 ——中国经济开发计划的背景与工程师

第一节 《实业计划》的发表经过

第二节 《实业计划》产生的时代背景

第三节 英文读者的评价

第四节 《联太平洋》与孙中山

第五节 中国工程师看《实业计划》

小结

第四章 孙中山与工程学 ——“太平洋时代”的上海港

第一节 浚浦局的上海筑港计划

第二节 孙中山的“东方大港”计划

第三节 张謇的水利事业

第四节 “东方大港”计划与张謇

小结

终章 近代科学思想与孙中山

第一节 孙中山科学观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科学与哲学的沟通

第三节 孙中山与哲学

结语

补论 孙中山与南方熊楠

绪论

第一节 南方熊楠科学观的形成 ——“贯通日汉洋”之路

第二节 围绕民俗学及近代科学的对话 ——伦敦时期

第三节 围绕植物学的对话 ——和歌山重逢之后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是2016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日]武上真理子。

得书感谢您对《孙中山与“科学的时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黑金时代:煤炭、政治与美国的工业化抉择 电子书
以煤炭作为经济变化的晴雨表,提供观察19世纪美国政治运作的独特视角,还原美国政治运作的细节,探究地区兴衰的机制。
近代中国“科学”概念的生成与歧变(1896~1919) 电子书
本成果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的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探求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
时代楷模 电子书
本书在全国范围选取有代表性的企业单位,全面介绍工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领导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紧迫感,积极带领职工群众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才能确保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
科学大家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走近科学》拍摄的有关科学大家的节目,包括物理学家丁肇中、中国当代“毕昇”王选、野战外科专家王正国等人。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 电子书
一部由权威学者写就的超越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