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肯访谈录(宁肯文集)

宁肯访谈录(宁肯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访谈和演讲性文字呈现,切入宁肯的创作路径和他的精神帝国。

内容简介

《宁肯访谈录》是“宁肯文集”之一,含“访谈录”和“附录 创作谈”。有与诗人袁毅的对话《让生命与文学互动》,与评论家王春林的对话《长篇小说的魅力》,与评论家徐勇的对话《历史的转折与文学审美》,与《中国青年报》记者刘县书的对话《寻问<蒙面之城>的构造与发生》,与《北京晚报》记者孙小宁的对话《一个现实题材的非现实可能》,与《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的对话《被音乐“引爆”的写作》,与《新京报》吴亚顺的对话《文学应从人性角度看待权力》,与文学博士青年批评家徐兆正的对话《爱这个没有奇迹的世界》,与90后作家李唐的对话《用权力题材表现人性幽曲》等二十六篇,展现了宁肯作品背后的生活背景、心路历程、学养资源、创作体会等,既是作者面对社会公众的坦诚交流,亦是读者们和评家们知人论世的宝贵资料。这些似是作品的剩余和衍生,其实是作品更大的纵深。

作者简介

作者宁肯,北京人。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藏》《蒙面之城》《三个三重奏》《沉默之门》《环形山》。1959年生于北京,原名宁民庆,祖籍河北省河间县宁庄。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1982年在上海《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1984年至1986年旅居西藏,《天湖》《藏歌》《沉默的彼岸》等一系列散文使其成为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之一。著有散文集《说吧,西藏》《北京:城与年》《我的二十世纪》《思想的烟斗》。另有中短篇小说集《词与物》《维格拉姆》,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现为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月》杂志常务副主编。两次摘得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2001年第二届《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首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第一届香港“红楼梦奖”推荐奖,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入选2014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2017中国好书,有作品翻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一条河的两岸——2000年4月答作家安妮宝贝

历史的转折与文学审美——2016年2月答评论家徐勇

长篇小说的魅力——2014年10月答评论家王春林

寻问《蒙面之城》的构造与发生——2001年6月9日答《中国青年报》刘县书

时代转型中的角色困境——2002年7月答诗人周新京

让生命与文学互动——2001年4月答《武汉晚报》袁毅

被音乐“引爆”的写作——2001年答《中华读书报》舒晋瑜

听凭骨头的感觉——2002年答《羊城晚报》王义军

世外桃源并不存在——2013年答《鲁北晚报》盛文强

每个作家都是世界的一个窗口——2013年答《齐鲁晚报》师文静

荒凉来自现实,也来自人的骨子里——2013年答《钱江晚报》马黎

“低而不俗”的写作——2006年答《武汉晚报》袁毅

文学的智性穿透力——2006年答《作家》王小王

心理真实是最高的真实——2010年答《河北青年报》记者

《天·藏》获施耐庵文学奖答记者问——2011年10月

文学应从人性角度看待权力——2014年答《新京报》吴亚顺

即便不是残疾人——2014年答《北京青年报》刘雅麒

人能站着还是得站着——2014年答《重庆青年报》冯建龙

一个现实题材的非现实可能——2014年答《北京晚报》孙小宁

权力和暴力都是文学的母题——2015年2月答凤凰网“文化年代坊”主持人于一爽

用权力题材表现人性幽曲——2014年11月答新浪读书主持人李唐

透视谜一样的中国——2014年11月答《武汉晚报》记者袁毅

文学,生活的荒诞反映——2013年11月答武汉大学文学博士陈霞

爱这个没有奇迹的世界——2017年10月答评论家徐兆正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如何不是野蛮的?——2015年答《文学报》傅小平

我已比北京老——2017年答行李

附录 创作谈

西藏的神性——2002年在中央财经大学的讲演

超幻时代的写作——2015年10月28日在哈佛大学的演讲

症候与投射——关于“症候式分析”的谈话札记

我写故我在

“涉及”现实的文学

文学的装置——在《北京青年报》的讲演

把小说从内部打开——《三个三重奏》创作谈

心态,调式,游戏精神——《环形山》写作札记

将“有”置于“无”中表达——《我在海边等一本书》创作谈

想象的悬崖

我的先锋观——致李浩

知识分子写作

回溯:从大海到河流——关于《北京:城与年》与《中关村笔记》

后记

宁肯访谈录(宁肯文集)是2019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宁肯。

得书感谢您对《宁肯访谈录(宁肯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曹特金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纪念文集,收录了曹特金女士大部分的文章,并配有多幅珍贵的照片。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相关情况、马克思、布朗基进行了研究;第二部分的重点内容是翻译了俄国学者对共产国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第三部分是曹特金对自己的经历和研究历程以小短文的形式呈现出来。本书内容丰富,对世界史的把握和阐查,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世界史这一概念,加深对世界史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艺海航舟--国医大师张志远访谈录 电子书
本书以口述史的形式研究张志远教授的学术经验及其成长史,旨在以名老中医的个人史、学术成长史见证社会变迁及医药政策对中医发展的影响。本书共分为17章,分别是家乡、家族、私塾、习医、初行医、我的百位老师、山东省中医研究班、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执教山东中医学院、教学桃李满天下、中药炮制经验、读书、著作、艰苦岁月、经方研究心得、十八罗汉、养生。内容涉及国医大师张志远家族、人生历程、医学经验及心得等。这是抢救
轩辕文化研究论文集 电子书
本书分轩辕故里研究、轩辕文化研究、轩辕文化开发研究、始祖文化与华夏文明研究、轩辕故里与地方文化研究五个专题。收录了《一个伟大的传说》《轩辕黄帝史略》《论轩辕故里在清水》等文章。
盛国荣教授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为盛国荣教授逝世十五周年的纪念文集,分为师友回忆篇、佛心圣手篇、跨国传经篇、社会活动篇、薪火相传篇、唱酬交游篇六个部分。
杰瑞德博士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文集为纪念英国伦敦犹太文化中心海外部主任、河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杰瑞德博士,收录国内犹太-以色列研究领域学者回忆和追悼杰瑞德博士的文章、感言,以及以“中国的纳粹大屠杀研究”“犹太历史与文化”“以色列研究”为主题的学术论文。这些作者是杰瑞的朋友、同事或学生,他们或与杰瑞合作开展学术工作,或受杰瑞的启发及其精神的鼓舞而从事相关研究,或在研究中得到过杰瑞的各种帮助,希望以此文集纪念杰瑞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