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研究(第二十四卷)

唐研究(第二十四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唐研究基金会的大型学术专刊,由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荣新江教授担任主编,本册是第二十四卷。

内容简介

本卷专栏主题为“族群凝聚与国家秩序”,收录了探讨北朝隋唐到契丹研究的9篇文章,从政治、制度以及文化角度围绕主题做了多角度地深入研究。

此外,本期文章还涉及宫廷、宗教、经济、史学等方面。对学界的新作如贾晋华《性别,权力与才华:唐代女冠的生命历程》等,本期也有学术书评。

作者简介

编者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唐研究》主编。著有《敦煌学十八讲》《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專欄 族群凝聚與國家秩序

北魏道武帝的“解散部族”與高車部族的羈縻政策

淝水戰後河隴地區的正朔旗號與政權建構

“列國傳”模式與紀傳體官修史體制的成立

唐代胡運觀考

回鶻是“突厥”嗎?——回鶻文獻中的“突厥”與回鶻的族群認同

吐蕃統治時期于闐的軍事體制考論

“雲州叛亂前史”考——兼論晚唐沙陀史的編纂

從東夷到北狄:中古正史有關契丹的歸類變化

契丹世選小考

論文

《集王聖教序》的歷史含義——從佛道争論的視角看《集王聖教序》在高宗朝的弘法作用

芮城道教三百年史——以北朝隋唐造像爲中心的考察

南北二分與正俗有别——《禮記正義》讎校諸本蠡測

重視圖像自身的脈絡:以《歷代帝王圖》皇帝異服爲綫索

螭龍的光與影——中古早期碑額形象演變一瞥

唐後期幽州鎮的“忠義”觀:從《涿州范陽縣文宣王廟之碑》説起

唐西州前庭府衛士左憧憙的一生

孫偓行實考

唐朝宫門的開與閉

裴度的氈帽——武元衡、裴度遇刺案中所見的商業與政治

唐元和河中兩池推行就場專賣鹽法與五代解縣升州研究

唐代國忌行香制度淵源考論

《大唐故臨川長公主周駙馬碑》歷代著録考

唐代薛儆墓圖像再思考

書評

《唐代縣級政務運行機制研究》(趙璐璐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9月,231頁,79圓)

《唐代環南海開發與地域社會變遷研究》(王承文著,中華書局,2018年7月,984頁,98圓)

《唐代仏教美術史論攷——仏教文化の伝播と日唐交流》(大西磨希子著,法藏館,2017年2月,456頁)

Gender, Power, and Talent: the Journey of Daoist Priestesses in Tang China (by Jinhua J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8, xxvi+324 pp.)

2018年唐史研究書目

第二十四卷作者研究或學習單位及文章索引

編後記

《唐研究》簡介及稿約

投稿須知

唐研究(第二十四卷)是201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荣新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唐研究(第二十四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屯堡文化研究(2014卷) 电子书
屯堡文化是黔中安顺独有的地域文化现象,受到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领域学者的关注。明王朝“调北佂南”“调北平南”“调北填南”引发大量汉民移居安顺,屯堡人将母源地文化移植到安顺的多元文化生境中,在与周边族群的互动中既保持了自身的文化认同,又不断地吸取周边族群的文化养分,建构成独具一格的屯堡文化,较系统和完整地保留至今,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性特征。本书对屯堡文化中的各方面如屯堡服饰、语言艺术、地
太平洋岛国研究(第二辑) 电子书
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本册是第二辑。
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 电子书
抽丝剥笋,解析安史之乱后的大唐帝国。
根深方叶茂:唐有祺传 电子书
本书是第四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丛书之一。以传记的形式把采集工程的成果展现给社会公众,是采集工程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各界的共同期待。本书是在充分挖掘档案和书信等各种文献资料、与述访谈相互印证校核、严密证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内中还有许多很有价值的照片、手稿影印件等珍贵图片,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语言生动,既体现了历史的鲜活,又立体化地刻画了人物,较好地实现了真实、专业、可读的有机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电子书
历史学家孟宪实带你发现唐史深处的惊人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