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农民城镇化意愿和路径研究

粮食主产区农民城镇化意愿和路径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结合实地访问一手数据,进行“乡村偏向”的城镇化路径探究。

内容简介

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发展的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减弱的背景下,面对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增长和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亟需对城镇化路径进行新的思考。在国家宏观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粮食主产区,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尤其突出。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农民是城镇化的主力军,从农民视角出发研究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农民个体视角出发,从"人-地"关系切入,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研究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路径。通过对案例地区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得一手数据,主要采用人力资本理论的分析农民的城镇迁移行为、非农就业行为和土地流转行为,总结基于农民意愿的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路径,提出相关建议。

作者简介

作者沈昊婧,北京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后。冯长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系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总序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1.1 理论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和对象

1.2.1 研究问题

1.2.2 概念界定

1.2.3 研究区域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城镇化研究的理论视角

2.2 人口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1 人口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2.2.2 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2.2.3 河南省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2.3 土地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3.1 国际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城镇化战略和路径的研究

2.5 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

2.6 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研究

2.7 研究评述

第三章 研究框架

3.1 研究切入点

3.1.1 以农民意愿为出发点

3.1.2 以人口和土地为分析要素

3.1.3 以居住、就业、土地为路径维度

3.1.4 以就近城镇化为主要范畴

3.1.5 以人力资本理论剖析现象

3.2 案例地区

3.2.1 新乡市的粮食生产

3.2.2 新乡市的城镇化发展

3.2.3 新乡市的新农村建设

3.3 数据采集和模型方法

3.3.1 问卷和访谈数据

3.3.2 Logit回归分析

3.3.3 实证模型设计

第四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城镇迁移行为研究

4.1 农民居住的基本情况

4.1.1 调查问题设置

4.1.2 典型县市选取

4.1.3 现状居住情况

4.2 农民城镇迁移预期

4.2.1 总体特征

4.2.2 不同年龄农民的城镇迁移预期

4.2.3 不同收入农民的城镇迁移预期

4.2.4 不同性别农民的城镇迁移预期

4.2.5 典型县市农民的城镇迁移预期

4.3 农民城镇迁移意愿

4.3.1 总体特征

4.3.2 不同年龄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

4.3.3 不同收入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

4.3.4 不同性别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

4.3.5 典型县市农民的城镇迁移意愿

4.4 农民城镇迁移预期和意愿的匹配

4.5 农民城镇迁移行为的影响因素

4.5.1 农民城镇迁移预期的影响因素

4.5.2 农民城镇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

4.5.3 人力资本促进农民的城镇迁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非农就业行为研究

5.1 农民非农就业的类型选择

5.1.1 总体特征

5.1.2 不同年龄农民的就业特征

5.1.3 不同收入农民的就业特征

5.1.4 不同性别农民的就业特征

5.1.5 不同农村社区农民的就业特征

5.1.6 典型县市农民的就业特征

5.2 农民非农就业的空间选择

5.2.1 总体特征

5.2.2 不同主体农民的就业空间特征

5.2.3 农民就业与迁移的空间匹配

5.3 年轻劳动力的就业意愿

5.3.1 年轻劳动力对就业类型的意愿

5.3.2 年轻劳动力对就业地点的意愿

5.4 农民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5.4.1 农民就业类型的影响因素

5.4.2 年轻农民就业类型的影响因素

5.4.3 人力资本促进农民的非农就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粮食主产区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研究

6.1 农民土地资产的基本情况

6.1.1 宅基地情况

6.1.2 农地情况

6.1.3 土地权利意识

6.2 农民宅基地退出的意愿

6.2.1 农民退出宅基地的意愿

6.2.2 宅基地退出意愿与居住和就业的关系

6.2.3 农民退出宅基地的原因

6.2.4 宅基地退出的补偿形式

6.3 农民农地流转的意愿

6.3.1 农民进行农地流转的意愿

6.3.2 农民愿意转入农地的原因

6.3.3 农民愿意转出农地的原因

6.3.4 农民不愿流转农地的原因

6.4 农民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

6.4.1 农民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

6.4.2 农民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

6.4.3 影响农民土地流转的因素总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粮食主产区的城镇化路径

7.1 粮食主产区的就近城镇化过程

7.1.1 农民个体行为视角下的城镇化过程

7.1.2 “人—地”关系转变下的城镇化过程

7.2 城镇化的具体实现路径

7.2.1 本地非农就业带动型的路径

7.2.2 异地非农就业带动型的路径

7.2.3 以新农村为过渡的路径

7.2.4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路径的比较

7.3 粮食主产区城镇化路径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粮食主产区存在跨越小城镇的跨级城镇化

8.1.2 新农村社区是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重要过渡形式

8.1.3 人力资本是影响粮食主产区城镇化的重要因素

8.1.4 粮食主产区农民和农村城镇化的三种主要路径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粮食主产区农民城镇化意愿和路径研究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沈昊婧。

得书感谢您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城镇化意愿和路径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半城市化:农民进城策略研究 电子书
本书深入研究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研究(移民研究文库·水库移民系列) 电子书
本书从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的角度展开分析,讨论了城镇化安置过程中的环境容量、就业与制度安排问题。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 电子书
着眼于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情境,引入政治过程论并进行本土化修正。
教育、劳动市场表现与教育政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丛书) 电子书
城镇化健康发展协同创新理论与实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是从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视角,以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围绕城镇化健康发展机制,对城镇化健康发展问题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