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第2版)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第2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讨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著作。

内容简介

这本书在论述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时候,力图一方面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原来艰涩难懂的概念,另一方面又对其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批判。同时,本书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始终围绕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中心议题,即“现代性”进行探讨,不仅使它更加重点突出,而且也将它与目前理论界所关心的“现代性”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有助于推动学术界及青年学生和研究者更深入理解和讨论鲁曼社会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

作者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2版前言

初版前言

代自序 在哲学与非哲学中迂回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鲁曼的理论修养及其理论成果

第二节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的基本特征

(1)从规范性系统论中走出来

(2)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的转换

(3)反人本中心主义的系统理论

(4)技术主义的“简单化”基本原则

(5)自我生产性和自我参照系统

(6)多学科整合与比较研究方法

(7)系统理论语言的反思性

第二章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宏观分析

第一节 系统理论的典范转换

(1)宏观天体系统模式

(2)基本粒子微观系统模式

(3)机械系统模式

(4)生命系统模式

(5)信息系统模式

(6)哲学形而上学系统思考模式的转换

第二节 与结构主义的比较

(1)鲁曼与索绪尔的“系统”概念之比较

(2)鲁曼与列维·斯特劳斯“结构”概念之比较

第三章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微观分析

第一节 鲁曼系统理论的成形

第二节 宗教与法律系统的普遍意义

第三节 社会系统中的“行动”概念

第四节 社会系统功能区分化的演进

第五节 系统对于环境的“简单化”原则

第六节 时间的可能维度

第七节 系统的自我参照性及其区分性

第四章 沟通与社会系统

第一节 鲁曼“沟通”概念的特殊意义

第二节 沟通与双重偶然性

(1)在沟通中协调双重偶然性

(2)行动者心理期待经验的重要意义

(3)沟通与双重偶然性的本体论基础

(4)社会行动的复杂性与沟通的自我生产

第三节 沟通的双重社会功能

第四节 心理系统与“意义结构”

第五节 沟通的反思性及其意义

第五章 自我参照与合理化

第一节 自我参照和自我生产的一致性

(1)双重偶然性经验之间的自我参照

(2)自我参照系统的封闭性

(3)自我参照是沟通系统的基本特征

(4)意义系统的自我参照与自我论题化

(5)自我参照性的反思性

第二节 互动系统的自我参照性

(1)组织系统中的自我参照性

(2)社会系统的自我参照性

第六章 社会系统理论的现代性意义

第一节 现代社会理论对现代性的历史探讨

第二节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理论的核心范畴

第三节 对现代性的基本思考模式

(1)当代建构主义的最一般特征

(2)鲁曼的建构主义模式

(3)布尔迪厄的结构性建构主义

(4)哈贝马斯的沟通合理性建构主义

第四节 现代社会行动的多元模式

第五节 “时间”的现代性维度

第六节 现代性的语言与语义分析

第七节 风险社会及二阶观察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第2版)是201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宣扬。

得书感谢您对《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口流动与社会融合:理论、指标与方法 电子书
本书按照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层次,共分为:基础篇,主要讨论社会融合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维度与指标体系篇,总结了国内外社会融合评估的维度和指标体系构成;研究篇,对国内开展的相关调查、分析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总结。在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本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的点评。
统计理论与实务(第2版) 电子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统计理论(包括第一章到第六章),另一部分为统计务实(第七章),即企业统计的核心内容。第一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企业统计所用到的理论知识,每章配备实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第二部分主要从企业的统计实践出发,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成人高校经济贸易专业和财会、金融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职业培训和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使用。
市民社会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电子书
回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第4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七个项目,分别是:公共关系职业认知、公共关系基础知识、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协调、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组织形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