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考察现代性问题的社会理论专著。
内容简介
无论欧美还是汉语知识界,学者们一百多年来关注的实质性问题是现代现象,考察百年来学术思想对现代现象的知性把握及其理论形态,是一项紧迫的课题,于是,作者带着中国问题意识,从社会理论角度出发,审理西语和汉语思想学术的“现代现象”,而后又回到对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作者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让中国的现代性经验参与社会理论的修葺,从而进一步把握困扰现代思想的现代性问题。
作者简介
作者刘小枫,重庆人,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曾任深圳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古典学中心主任、“逸仙”讲座教授。“经典与解释”系列书籍主编。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上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沉重的肉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重启古典诗学》《拣尽寒枝》《共和与经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重版前记
1997年版前言
一 现代学的问题意识
1 “后现代”论述的现代主义性质
2 经典社会理论与现代性问题
3 舍勒和西美尔思想中的现代人身影
4 现代化论、世界体系论与中国的现代化
5 激进左派、激进右派与风险社会
6 现代学问题意识中三个矛盾的重点词
二 现代学问题的累积
1 “现代结构”与特洛尔奇的现代学结构
2 近代与中古的关联:两种新教的差异
3 “中国为何没有产生资本主义”是假问题?
三 现代结构的形态和品质
1 世俗国家、民族国家、政党国家
2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经济与自由和平等
3 世俗化自然法、自治性法律和政党科层法
4 科学原则、民族原则与知识人的分化
5 艺术与感觉的两极化:可共感与不可共感
6 哲学的专业化和肉身化
7 主体性道德与政党伦理
四 现代原则及其历史类型
1 启蒙运动与自然
2 德国唯心论与精神
3 19世纪的含混
4 民族比较与现代中国
附录
一 平等地重新分配真理?
二 多元的抑或政治的现代性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小枫。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