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集聚与中国城市发展

经济集聚与中国城市发展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全球视野下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角度,围绕大城市兴起的原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与城市经济发展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还分析了经济集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表现、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辐射效应与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关系,提出要在经济集聚中实现包容性经济增长。

作者简介

作者高虹,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讲师。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农村经济》、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Asian Economic Papers等期刊,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社联“年度推介论文”等奖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等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编委会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丛书(12卷)作者介绍

总序一

总序二

序言

第1章 绪论

1.1 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和城市发展道路的争论

1.2 经济集聚和城市劳动力市场表现

1.3 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1.4 本书的主要贡献

第2章 大城市为什么会兴起

2.1 经济集聚效应:述评

2.2 经济集聚的城市劳动力市场效应

2.3 经济集聚与地方性经济发展政策

第3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全球化、经济集聚和经济政策

3.1 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集聚效应VS离散效应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特征与变迁

3.3 知识溢出与异质性制造业行业空间分布变化

3.4 本章总结

第4章 经济集聚与城市劳动者就业

4.1 城市规模影响劳动者就业的理论分析

4.2 经济集聚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基本回归结果

4.3 寻找城市规模的工具变量

4.4 经济集聚是否损害了公平

4.6 本章总结

第5章 经济集聚与城市劳动者收入

5.1 城市规模影响劳动者收入的理论分析

5.2 经济集聚对劳动者收入的影响:基本回归结果

5.3 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的异质性影响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中国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据、方法与空间分布特征

6.1 产业间关联、集聚效应和产业集群

6.2 本章使用的数据和方法

6.3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划分的方法

6.4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6.5 本章总结

第7章 经济集聚与城市产业集群效应

7.1 为什么我们需要关注制造业产业集群效应?

7.2 产业集群的就业增长效应估计

7.3 产业集群与城市产业发展:数量效应VS质量效应

7.4 产业链位置与异质性产业集群效应

7.5 本章总结

第8章 城市化、城市发展与城市结构转型

8.1 地方性经济发展政策和制造业就业乘数效应

8.2 数据和模型

8.3 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乘数效应:实证结果

8.4 模型的拓展:城市化、经济集聚与就业乘数效应的异质性

8.5 本章总结

第9章 总结

9.1 本书的主要结论

9.2 包容性增长与区域间协调发展

9.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经济集聚与中国城市发展是2019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虹。

得书感谢您对《经济集聚与中国城市发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城市服务业经济研究 电子书
本书对城市经济理论研究、城市经济转型发展实践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以“品质品位品牌:楼宇经济的下一个‘风口’”为主题,基于对国内30个城市的75个城区楼宇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总结,提出了社会发展进入“三大时代”、城市发展显露“三大软肋”、楼宇发展面临“三大变量”等观点,从而做出“楼宇经济的下一个‘风口’”的判断。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案例选 电子书
本书通过山东、上海、江苏、浙江、湖南五个省、直辖市里多个县的发展之路,总结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给县域经济的决策者们提供了一本鲜活的案例教材。
县域经济发展与规划 电子书
本书用科学的态度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宏观和微观多层次、多方面阐述了县域经济发展问题。
图解“十三五”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电子书
本书对“十三五”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和战略方向做了详细的解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位专家、学者联合研究写作。对“十三五”时期供给侧改革与效率提升措施,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金融、财政发展形势与改革方向,工业经济、服务业、农业、能源分化与突破发展方向,个人所得税、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格局、社会保障、环境改善等多方面保障问题,以及P2P网络借贷等热门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