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展现了合作主义私法理论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和指导力。
内容简介
本书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私法学的哲学和经济学基础研究》(14CFX006)的研究成果。
本书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制度场景中开展了对合作主义私法理论的研究,对“合作主义”私法学说进行压力测试。这些场景涉及财产权、合同交易、网络平台、侵权责任和民事争议解决等多方面的具体制度问题,有助于更细致地呈现如何在私法学的具体场景中展开和践行合作主义私法观。
作者简介
作者熊丙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未来法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法学会金砖国家商法与合同法协调工作组成员,中国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论:法律人的想象力
1. 法律概念的三个维度
2. 私法背后的哲学观念
3. 私法与个人主义哲学
4. 私法学的知识免疫力
5. 法律人的制度想象力
6. 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主义
7. 迈向合作主义的中国私法学
1 财产法:权利设定与分割中的私人合作
1.1 财产制度的合作促进面向
1.2 财产权的设定
1.3 财产权的分割
1.4 财产权的取得与流转
1.5 总结:财产权的私人合作
2 合同法:违约方解除权与私人合作
2.1 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吗?
2.2 违约方解除权背后的效率违约之争
2.3 效率违约理论中的“效率”
2.4 有效率的违约方解除权制度安排
2.5 结论:违约方解除权的合作效应
3 网络平台:通讯录数据权属与私人合作
3.1 我的头像/昵称谁做主?
3.2 通讯录权属与平台业内的互动合作
3.3 用户的偏好分化与互动合作
3.4 外向型用户的通讯录数据
3.5 通讯录中社会合作关系资本的交易对价
3.6 合作主义与财产权的新思维
4 侵权法:知假买假与私人合作
4.1 知假买假者是消费者吗?
4.2 “知假买假”的三招辩论术
4.3 消费者合作维权困境的传统疗法
4.4 “知假买假”的善恶之分
4.5 总结:作为制度设计的“知假买假”
5 民事诉讼:诉讼动力与私人合作
5.1 民事诉讼的社会效用与个人合作之促进
5.2 诉讼动力过剩及其调节
5.3 诉讼动力不足及其激励
5.4 结论:设计的诉讼制度与私人合作
结论:合作主义与中国私法
迈向合作主义的中国私法学是2021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熊丙万。
得书感谢您对《迈向合作主义的中国私法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