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纵谈巨匠沙龙,横跨思潮流派:从格罗皮乌斯、密斯到赖特、贝聿铭,从路易斯康、文丘里到盖里、柯布西耶。

内容简介

本书透过中国建筑史学家的视角,对19世纪及20世纪西方建筑的演变历程作了系统的描述与阐释,并对百年来西方出现的各种建筑思潮与流派、世界建筑大师、众多名家的建筑理念与建筑创作进行了全面介绍与评析。

全书分为世纪之交,变革年代,时代大潮,质疑、探索、嬗变4篇,共38章,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并轻松掌握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相关知识。

本书可供建筑院校师生、建筑史和艺术史研究人员及广大建筑师阅读,对建筑史和建筑美学有兴趣的非专业读者亦可从中获益匪浅。

作者简介

作者吴焕加,1929年出生于苏州,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及建筑历史教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篇 世纪之交

第1章 19世纪西欧和美国建筑发展的社会历史场景

1.1 西欧和美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1.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1.3 科学技术长足进步

1.4 生产力大跃进

1.5 城市化和城市新模式

第2章 19世纪房屋建筑业的变化

2.1 建筑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2.2 现代专业建筑师的出现

第3章 19世纪建筑材料、结构科学和施工技术的进步

3.1 房屋建筑中钢铁结构的采用

3.2 1851年的伦敦水晶宫

3.3 水泥和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

3.4 近代结构科学的发展历程

3.5 房屋跨度的跃进

3.6 房屋高度的跃进

第4章 19世纪末期西方建筑师的变革尝试

4.1 在历史风格样式的旋涡中

4.2 突破仿古潮流的尝试

4.3 19世纪末美国的“芝加哥学派”

第5章 世纪之交的西方文化新潮流

5.1 哲学

5.2 艺术

5.3 机器美学

第6章 蜕变

6.1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与建筑创作

6.2 新艺术派与建筑创作

6.3 维也纳:瓦格纳与分离派

6.4 英国建筑师麦金托什

6.5 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

6.6 荷兰建筑师贝尔拉格

6.7 法国建筑师贝亥

6.8 奥地利建筑师卢斯与建筑装饰问题

6.9 意大利未来主义与建筑师圣伊里亚

6.10 德国制造联盟与德国建筑师的动向

第2篇 变革年代

第7章 20世纪20年代欧洲建筑活动概况与建筑流派

7.1 20世纪20年代欧洲建筑活动概况

7.2 战后初期的各种建筑流派

第8章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8.1 格罗皮乌斯早期的活动

8.2 包豪斯及其校舍

8.3 格罗皮乌斯的建筑观点

第9章 勒·柯布西耶

9.1 《走向新建筑》

9.2 20世纪20—30年代的代表作品

9.3 关于现代城市和居住问题的设想

第10章 密斯·凡·德·罗

10.1 关于新建筑的主张

10.2 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第11章 20世纪20—30年代荷兰、英国、瑞典、芬兰和巴西的现代建筑

11.1 荷兰现代建筑

11.2 英国现代建筑

11.3 瑞典现代建筑

11.4 芬兰现代建筑

11.5 巴西现代建筑

第12章 美国建筑文化传统与20世纪30年代的变化

12.1 20世纪30年代以前建筑风格的保守倾向

12.2 经济大萧条、新政与建筑

第13章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和他的有机建筑论

13.1 赖特早期的建筑作品

13.2 流水别墅

13.3 赖特的其他著名作品

13.4 赖特的有机建筑论

第14章 纽约帝国州大厦与洛克菲勒中心

14.1 纽约帝国州大厦

14.2 洛克菲勒中心

第15章 CIAM与建筑中的现代主义

15.1 CIAM

15.2 建筑中的现代主义

第3篇 时代大潮

第16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建筑活动概况

第17章 现代主义建筑升堂入室的标志

第18章 密斯·凡·德·罗后期的建筑创作:钢与玻璃的建筑艺术

第19章 工业化胜利的建筑符号

第20章 勒·柯布西耶后期的建筑创作

20.1 建筑风格的微妙变化

20.2 朗香教堂

第21章 阿尔瓦·阿尔托与尼迈耶后期的建筑创作

21.1 阿尔托的启示

21.2 尼迈耶——拉丁美洲现代建筑的探索者

第22章 德国建筑师夏隆

第23章 意大利建筑工程师奈尔维

第24章 美国建筑师埃诺·沙里宁

第25章 美国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

第26章 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

第27章 悉尼歌剧院与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27.1 悉尼歌剧院

27.2 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

第4篇 质疑、探索、嬗变

第28章 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质疑与批评

第29章 20世纪后期西方社会文化场景

第30章 美国建筑师雅马萨奇

30.1 对现代主义建筑观点的温和修正

30.2 融合古今东西的建筑创作

30.3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

30.4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损毁

第31章 美国建筑师路易·康

31.1 路易·康的建筑哲学

31.2 路易·康的建筑作品

第32章 意大利现代建筑与阿尔多·罗西

32.1 意大利现代建筑概况

32.2 阿尔多·罗西的建筑观点与作品

第33章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第34章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的建筑观点与作品

34.1 《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及其他

34.2 文丘里的代表作品

第35章 查理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

第36章 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评论

36.1 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歧见

36.2 美国建筑师格雷夫斯与摩尔的作品

36.3 1987年柏林建筑展

第37章 解构主义建筑

37.1 解构主义哲学

37.2 关于解构主义建筑的一些说法

37.3 建筑中什么可以被解构

37.4 解构建筑的形象特征

37.5 超越现有的建筑构图原理

37.6 解构派与构成派

37.7 古典力学一混沌一解构建筑

第38章 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

38.1 盖里的建筑作品

38.2 盖里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是2020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吴焕加。

得书感谢您对《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设计史 电子书
明兰主编的《设计史》共分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中国古代和中国近代艺术设计史,下篇则是工业大革命后的世界现代设计史内容,全方位介绍世界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本书以科学的态度,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艺术设计史发展的规律,旨在诱发学生对艺术设计历史中的现象、规律进行理解与思考。本书具有独特的章节设计,每章后都提供了和本章内容相关的文献(均由著名的艺术设计理论家撰写),以供学生课后拓展阅读,增加学习趣味,引导学生思考
世界建筑艺术简史 电子书
这是一本言说建筑艺术的艺术品,在此不吝与笔墨给予本书以肯定和赞扬,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一个是作品的原创性,这又体现在两个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创新,这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从艺术的观点书写的世界建筑史;很多的观点都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原创性观点。二是里面的观点是建立在作者亲身游历60多个国家200多个城市的田野调查基础上,这一点在国内更是少有的。 二是此书写作背后的故事性,作者为写此书,曾数次深入美洲原始森林腹地,去洪都拉斯的科潘古城考察玛雅文化遗址(也就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奇琴伊察),去墨西哥圣洛伦索遗址考察奥尔梅克文明;同时因为有些国家还没有同我国开通旅游线路,甚至有的内部战乱频仍,不得不请专业的安保公司持枪实弹来保护作者的考察之行。为补拍后期的9张关于印度的建筑图片,专门花费16多万元请旅游公司定制了行程一个月的印度之旅。这些都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第三是作品的品质保证,本书的内容质量过硬,在出版社的三审三校中,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近年来“少有的质量如此之好的作品”。同时,作者十多年前出版的《旅途上的建筑——漫步欧洲》已重印13次,销售近十万册,网站的好评就有5000多条,同时在以小资品味著称的颇为挑剔的豆瓣上,也以得分为8.7的高分名列同类题材的前几位。
了不起的建筑师 电子书
资深建筑旅行咨询师执笔,娓娓道来建筑背后的故事。
西方戏剧教育学:历史与理论 电子书
本书共包括上、下两编。上编对西方戏剧教育学的思想发展历史和西方戏剧教学理论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下编对西方戏剧教育学的重要问题和学说进行了总结归纳。
中国最美的308个建筑 电子书
本书共分6个部分,以丰富、详实的资料展现了中国不同时期的伟大建筑,包括宫殿建筑、古塔建筑、楼阁建筑、陵墓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书中分门别类地对这些伟大建筑的形式做了介绍,比如故宫、颐和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