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探源:考古十讲

文明探源:考古十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力图从考古学视角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性,力图从考古学视角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本书在内容上涵盖以下方面: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中国文化美好象征符号——“凤”的考古发现;以考古学实证说明民间传说“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的真实性;以玛雅文明著名城邦洪都拉斯科潘遗址的“中国龙”介绍中美洲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联;日本考古简史等等。

本书不仅包括中国的考古发现,还将中国历史文化放到世界大背景中进行分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读后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

作者简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与中国古代都城

一、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

二、国家文化的体现

三、文明的物质载体

四、中国

五、择中立都

六、中国古代都城

七、国家认同与五千年不断裂的文明

秦阿房宫遗址考古记事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葬实验室考古实施情况

一、海昏侯墓葬基本情况

二、墓葬包装

三、外棺清理

四、内棺清理

五、棺床清理

发现中国凤

一、商代王后的千年藏品

二、凤诞石家河

三、阳鸟与神祖

四、凤凰于飞

五、四神之凤

六、凤舞龙飞

中国古代玉礼器的起源

一、凌家滩文化中与早期玉礼器有联系的器类

二、凌家滩文化礼仪用玉器的基本特征

三、凌家滩文化玉器所显示的文化成就

四、凌家滩文化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影响

五、凌家滩文化的社会特征以及在中国文明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六、结语

何以中国——考古学视角下的“中国”诞生史

一、引言 寻根问祖 百年探索

二、时空中的“中国”

三、满天星斗——“中国”前的中国

四、月明星稀——最早的“中国”

五、何以中国——中原文明的特质

六、都邑视角:大都无城的自信

七、全球视角:青铜催生“中国”

汉代社会的写真

禹会诸侯于涂山的考古依据

一、认知考古

二、禹会村考古收获

三、大禹文化的重大意义

四、结束语

走出国门,梦回玛雅——玛雅名城的“中国龙”

日本考古与文化遗产

文明探源:考古十讲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文明探源:考古十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吴越国考古 电子书
再现吴越钱氏在五代乱世中坚守的一方乐土。
西藏的石刻考古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西藏的摩崖石刻、摩崖文字、摩崖造像、西藏的风格、西藏的石刻、石刻文字、石刻造像、石碑、造像碑、西藏的其他石刻文化遗产等。
西藏的岩画考古 电子书
西藏岩画的早期发现集中在20世纪的前40年,发现者大都是在西藏境内进行考察的外国学者。中国对西藏岩画的考古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拉开帷幕。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队在藏西日土县境内发现了鲁日朗卡、任姆栋、阿砻沟这三处古代岩画点,在国内外岩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对岩画的年代、绘画方法、内容、风格等研究都有新的突破。
拜占庭文明 电子书
本书展示了拜占廷帝国千余年的历史及其丰富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浙江汉六朝考古 电子书
从文物中寻找汉六朝浙江的社会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