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以〈长物志〉造园为例

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以〈长物志〉造园为例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震亨《长物志》为主题,研究其造物思想及晚明时期江南文人园林的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先以研究背景为开端,辅以文震亨之生平、著作等介绍,继而引出晚明时期江南文人园林的发展概况,并系统地讲述文震亨的造物观,最后加以总结,展现了文震亨造物思想的主体。

作者简介

作者谢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景观设计等。设计有绿色生态镇环境艺术设计示范工程、武汉硚口区西苑四星级酒店装饰工程设计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长物志》造物思想研究背景

第二节 本书的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二章 文震亨与文震亨造物

第一节 文震亨所处的时代

第二节 文震亨的生平

第三节 文震亨审美情趣

第四节 文震亨的著作及造园实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 江南文人园林体系的相关背景

一、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

二、繁荣兴旺的商业经济

三、影响深远的哲学思想

四、蓬勃发展的绘画艺术

第二节 江南文人园林体系的总体特征

一、以文人士流为造园主体

二、以诗情画意为审美追求

第三节 晚明江南文人园林的美学思想

一、崇尚“宛自天开”之趣

二、鉴赏“拳石勺水”之境

三、追求雅致个性之美

第四节 “隐逸”文化与《长物志》造园思想

一、空间之“宜”

二、造型之“简”

三、景观之“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震亨造物功能观——“制具尚用,厚质无文”

第一节 “以用为本”

一、实用与适用

二、空间与尺度

三、纹样与材质

第二节 “文质合一”

一、造型简练

二、结构精当

三、装饰适度

第三节 “巧夺天工,各得所适”

一、水景之营造

二、山石之巧作

三、花木之配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震亨造物审美观——“崇雅反俗,古朴素雅”

第一节 “重简素,忌浮华”

一、宁古无时

二、宁朴无巧

三、宁俭无俗

第二节 “虚实相生”

一、掩映

二、映衬

三、画境

第三节 “格韵兼胜”

一、意动

二、婉曲

三、雅格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文震亨造园生态观——“随方制象,各得所宜”

第一节 “因景互借”

一、随宜

二、就势

三、巧借

第二节 “随方制象,各得所宜”

一、因地制宜

二、因时制宜

三、因人各异

第三节 《长物志》之“物境”

一、动境

二、静境

三、虚境(气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震亨造物文人观——“旷士之怀,幽人之境”

第一节 “情景合一”

一、题景

二、用典

三、陈设

第二节 《长物志》之“情境”

一、五感观照

二、情感写照

三、天人合一

第三节 《长物志》之“意境”

一、《长物志》文人园林居室的“旷士之怀,幽人之致”

二、明清文人园林空间的意境美

三、《长物志》之“情”“景”“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制具尚用,各有所宜

第二节 旷士之怀,幽人之境

第三节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

第四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1.中文文献

2.外文文献

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以〈长物志〉造园为例是2016年由湖北长江传媒数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作者谢华。

得书感谢您对《文震亨造物思想研究:以〈长物志〉造园为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论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以藏族和谐心理特质的研究为例 电子书
本书采用客观理性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普通藏族成年人的心理特质做系统分析,以揭示在藏文化背景下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组织形态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心理学层面的探索揭示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本质要素,论述藏族社会的和谐稳定状态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农地生产效率研究:以黄淮海地区为例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部分,基于农业和非农建设之间的协同关系,通过模型计量分析该区域各地区间的经济利益分配,研究区域农业和非农业空间集聚优化发展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基于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演变趋势,分析区域农林牧业内部结合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以秸秆养畜为例,定量计算农牧业协同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基于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视角,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趋势及其主要驱动因子和障碍因素。
奖励旅游组织市场探究:以广州为例 电子书
奖励旅游起源并兴盛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尚处于导入期。作为一种激励方式,奖励旅游实施效果得到了普遍认可,成为一种重要的组织管理工具。本书以广州为例,细致描述、解释并分析了组织市场中需求、供应与消费各主体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
思想模型与政策变迁:以草原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研究对象 电子书
本书以草原政策及其变迁历程为案例,整合出用思想模型解释政策变迁的一种思路。思想模型是人为了理解外在世界而构造的内在映像,其构成要素包括理念、话语和预期行动。本书的案例分析表明,正是来自国家的思想模型型塑了草原政策,也成为引起政策辩论的根源,这源于国家提供的思想模型挤出了蕴含着本土知识的地方性。在“现代”时空下,草原政策必然要介入草原。调整思想模型是草原政策能够造福于草原的必要条件。
支柱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电子书
在探讨支柱产业发展的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江西省支柱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