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

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将整个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传统分为远古传统、古典传统和现代传统,一方面运用社会学、文化学以及艺术学的研究方法,对玉文化诸传统的演变、承续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另一方面,围绕玉文化传统的永恒性(神性)、价值性、社会文化身份与权力形式展开讨论,并提出所谓现代传统是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的产物。

作者简介

作者朱怡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学者,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设计与手工艺历史及理论研究、工艺美术相关产业经济与政策研究、玉石文化研究及创新设计。

发表有《制造业的未来与手工艺教育》《从手工艺伦理实践到设计伦理的自觉》《工艺美术批评逻辑体系研究》《论传统工艺美术生产要素》《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中性产业:传统工艺美术界定与产业系属的新思考》《用物者与造物者的话语权》等论文和译文3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引言

第一章 缘起与意义

一、当代中国的玉文化现象

二、文化研究与“玉学”理论

三、核心价值与哲学意义的再认识

第二章 视角与方法

一、 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历史文献及研究概况

(二)当代研究现况

二、 概念界定与范畴

(一)玉与玉石、玉文化与石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二)玉文化传统的划分

(三)“克里斯玛”特质的传统

三、 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出发点

四、 三条脉络

五、 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相关文化学、社会学研究理论

(二)田野考察方法

(三)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的创新

第三章 远古传统:从神人结体到宗法结构

一、 从石器到玉器

(一)神灵之石与玉石分化

(二)鬼斧神工

二、 混沌至清晰:原初信仰到宗法的视觉角色转变

(一)生产与生活中的角色混同

(二)宗法制度下的被视者

三、 神人结体与原始宗法之关联

(一)神人结体

(二)惟玉为葬

(三)神徽与威权

四、 宗法玉制:宗法结构的产物

(一)尊亲明信

(二)礼化制式

(三)惟德理想

第四章 古典传统:权力意志与比德理念

一、 权势话语:权力意志的结构形式

(一)权势话语的构成基础

(二)权势话语的转移

(三)权势话语的表达

二、 比德符号:价值观念的诠释

(一)比德价值观念的历史发展及意义

(二)比德符号的意义衍化

三、 透镜观看:时空与社会场域中的阅读

(一)时空维度下的装饰

(二)社会场域中的身体与身份

四、 自我技术:工匠技艺传习中的道德实践

(一)“玉不琢不成器”:琢磨与比德的伦理学意义

(二)建构并统一于传统的利益获得:亚里士多德和麦金泰尔实践伦理学

(三)从外向的规训到内向的控制:福柯治理自身道德的自我技术

(四)平衡自我意愿和社会责任:“好”和“坏”的矛盾统一

第五章 现代传统:大众消费与时尚意象

一、 分散—合作化—集散:玉石经济的民主化进程

(一)动荡时期的分散模式:传统的稳定存在

(二)特殊时期的合作化模式:历史任务与传统的转变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集散模式:大众意向的传统方向

二、 时尚的符号:玉文化的民主化发展

(一)工艺技术与商人的策略:生产为主的现代时尚

(二)从精英到大众:时尚消费者的身份与地位

(三)从匿名到署名:设计身份的凸现与职业身份的多重化

三、 从经济资本到文化资本:当代玉文化的权势话语

(一)田黄之金:当代玉石经济资本

(二)无价之玉:文化资本及其投入

四、 传统玉德观念的转变:德符之辨

(一)“符”与审美观念的变化

(二)“德”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三)德符之辨

五、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当代玉雕的批评实践

(一)当代玉雕的品评惯习

(二)创作实践中的批评意识

(三)概念重释下的文化自信

附录A 五代后唐之后有关赝玺、疑玺历史记载

附录B 《长物志》与《闲情偶寄》关于玉石物品的品评

附录C 扬州玉雕行业历史沿革及相关政策(1956—2006年)

附录D 人物访谈及评述

附录E 特色产业基地的资源开采、利用和保护等状况

附录F 国内主要玉石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状况

附录G 观察记录

附录H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工艺雕刻(玉石类)名单

附录I 1984年与2005年传统工艺美术玉石雕刻类省市分布情况以及2006年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玉石雕技艺项目

附录J 近年主要的玉石特色产业基地文化战略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是2019年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怡芳。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密码:中国玉文化传统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