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居存稿

因缘居存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中的一册,邀请当代在世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实绩、有影响的名家,由他们自选其有代表性的专论结成一集,为总结与研究新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铺路开道。

内容简介

《因缘居存稿》是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中的一册。中国古代的文学源远流长、光辉灿烂,它们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珍贵的结晶,也是全世界文学之林中耀眼的瑰宝。新中国建立以后,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就总体而言,不论是文献的整理或考辨,还是理论的概括与分析;不论是纵向或横向的宏观综论,还是对作家或作品的具体探索;不论是沿用传统的方法作研究,还是借用了外来的新论来阐释;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其人材之多、论著之富与质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举世瞩目的。

这批当代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一些名家的代表性论著,本身也有学习与传承,总结与研究的重要价值。为此,本文库邀请一批当代在世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有实绩、有影响的名家,由他们自选其有代表性的专论结成一集。这些学者年龄不等,照顾到各自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每一集文字都曾经为学术史的推进铺下过坚实的一砖一石,都曾经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吹开过读者的心扉,拨动过大家的心弦,都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学习与承传的典范,也可为总结与研究新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历史铺路开道。

作者简介

作者罗宗强,曾任唐代文学学会、李白学会、杜甫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教育部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遗产》通讯编委、顾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当代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文库”总序

前言

第一辑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说“气韵”与“神韵”

《文心雕龙》的成书和刘勰的知识积累——读《文心雕龙》续记

刘勰文学思想的主要倾向

《文心雕龙》杂考(一):释“文之为德也大矣”

《文心雕龙》杂考(二):释“惟人参之”

《文心雕龙》杂考(三):释“五言流调”

《文心雕龙》杂考(四):释《章表篇》“风矩应明”与“骨采宜耀”——兼论刘勰的杂文学观念

我国古代文体定名的若干问题

寻源、辨体与文体研究的目的——读书手记

一 寻源

二 辨体

三 文体研究的目的

第二辑

李白的神仙道教信仰

也谈李白与《长短经》

读《沧溟先生集》手记

读《庄子·逍遥游》手记

袁宏道《广庄》与郭象《庄子注》之关系

第三辑

嵇康的心态及其人生悲剧

社会环境与明代后期士人之心态走向

第四辑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唐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明代文学思想发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朱元璋的文章观与洪武朝的文学思想导向

论明代景泰之后文学思想的转变

罗宗强学术编年

因缘居存稿是2016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宗强。

得书感谢您对《因缘居存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对1949年到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论自愿为奴 电子书
"""论自愿为奴""是一篇讨论专制政治的论文。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即权力对民众的合法性问题。拉波埃西试图分析民众对权威的屈从,解释统治和受奴役的关系。作者引证了很多古代史实,以古代历史来评价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该文最初发表于1576年。""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
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 电子书
本书为“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研讨会的成果。
兔子坡 电子书
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等待与希望的美好故事。山坡上的大房子里有新居民要搬来了!这可是个大新闻,要知道,那栋房子里已经有三年没有人搬来住了。为此,兔子坡上的动物们按捺不住期盼和激动的心情,议论纷纷,多方猜测:新来的人类居民会是庄稼人吗?他们会与动物们和平相处吗?大家往后的生活会比现在更好,还是更加艰难?有好时光,也有坏时光,但生活总是充满希望,年少雀跃的心总是向着阳光。跟随乐观活泼的小兔子乔吉,勇敢地面对
木头娃娃的旅行 电子书
《木头娃娃的旅行》是由一个一百多岁的娃娃讲述的传奇故事,关于她亲身经历的不可思议的旅行和历险。诞生在美国一位船长家中的木头娃娃希蒂,似乎注定了要与旅行、漂泊、冒险、传奇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一百年间,她坐船出海、从美国北方的枫树林到南方的种植园、从南洋小岛到印度乡间。她一直在旅行,虽然无法决定自己的下一个目的地,却经历过出海捕鲸,与眼镜王蛇一起表演,还遇见了不起的诗人、伟大的作家和著名的歌唱家,并被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