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书籍研究刑事调查实质化改革,帮助保障人权、提升司法能力、维护司法独立。
内容简介
本书以刑事调查实质化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的示范庭和对比庭案件的实证分析,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问题以及法庭认证,以期对我国的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包括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能的优化路径。提出:庭审调查实质化改革技术路径和法治路径,相互间属于协同关系而非排斥关系,二者的直接目的虽有不同,但最终目标都在于充分保障人权、提升司法能力、维护司法独立。技术路径是法治路径达成的基本方式,而法治路径是技术路径的前进方向。通过破除技术路径遇到的制度框架障碍,可以提升技术路径改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八批《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编委会及编辑部成员名单
序言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材料
第二章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案件考察
第一节 导语:为何要考察案件范围?
第二节 庭审调查改革的案件类型
第三节 庭审调查改革的案件审级
第四节 如何迈向实质化的案件审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法庭举证
第一节 导语:对法庭举证实践的质疑
第二节 举证顺序:新型混合式庭审调查程序
第三节 举证主体:诉讼角色冲突的理性回归
第四节 举证范围:如何减少控方的不当举证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法庭质证
第一节 导语:法庭质证虚化如何生成
第二节 法庭质证的功能及实践样态
第三节 法庭质证的内在结构剖析
第四节 法庭质证的配套程序优化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人证问题
第一节 导语:证据调查方式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以人证调查为主线的逻辑展开
第三节 控辩式诉讼的人证调查基本方法
第四节 如何解决有争议关键证人出庭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法庭认证
第一节 导语:法庭认证的价值意义
第二节 认证方式:关于当庭认证的纷争
第三节 认证依据:严格规则抑或自由裁量
第四节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混同与厘清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实现程度
第二节 改革有效但有限:一个深度追寻
第三节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文军。
得书感谢您对《刑事庭审调查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