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详尽解读梳理新中国自然资源法治的实践与理论创新。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系统研究思维的方式展开专题研究,对自然资源法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对自然资源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及解答。
本书在全面总结和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自然法治领域的理论发展和立法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部署,提出了在自然法律规范系统的视角下,制定自然资源基本法、完善自然资源单行法等建议。
作者简介
编者李显冬,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国土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常务理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主编简介
新中国法治发展70年观察丛书总序
序
绪论 自然资源法在新中国70年的不断与时俱进
第一节 新中国自然资源法立法的独立性演进
一、新中国自然资源法产生的萌芽与孕育阶段
二、新中国自然资源法迅猛发展的阶段
三、新中国自然资源法律规范逐步健全完善阶段
第二节 新中国自然资源所有权法律制度的学理沿革
一、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均认可自然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理论源于罗马法上的公有物理论
三、英美法中对自然资源适用公共信托理论
四、世界各国自然资源所有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自然资源法独立性理论之辨析
一、自然资源法之部门法属性研究之诸说
二、新中国自然资源法与环境法的“分分合合”理论
三、新中国自然资源法理念的演进
第四节 自然资源产权理论的勃兴
一、改革开放后经济学中的产权概念风靡全中国
二、公私法的辩证演化诠释了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三、新中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理论的提出
第五节 公法理论对自然资源所有权的解读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的法律依据和现实要素
二、自然资源所有权公法属性理论的梳理
三、自然资源法中公法私法化的理论
第六节 传统私法对自然资源所有权的解读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向私权演化的原因和形式
二、自然资源所有权私法性质的演化过程及理论梳理
三、自然资源所有权私法化的合理性与其缺陷
四、自然资源私法公法化的理论
第七节 生态文明背景下对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完善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态观的基础理论地位及其现实意义
二、生态环境理念的转变: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结合
第一章 新中国土地法治70年
第一节 新中国70年来的土地立法与政策的演进
一、新中国逐步确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阶段
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到土地立法停滞的阶段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阶段
四、农村家庭承包制的探索与确立阶段
五、以《土地管理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初步建立的阶段
六、新中国土地资源由“刀制”变“水治”的阶段
七、新中国土地资源法治建设的新阶段
第二节 新中国70年来土地资源法学理论的不断演进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相关理论
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构建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理论演进
四、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的演进
五、土地征收制度的理论演进
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理论
第二章 新中国矿产资源法治70年
第一节 我国的矿业立法与实践
一、矿业立法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产物
二、新中国“开发矿业、地质先行”
三、改革开放背景下《矿产资源法》的出台与演进
四、《关于审理矿业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法律临时应急措施予以定型化
第二节 新中国矿业权法律规范系统的法理学解构
一、新中国矿业立法之基础理论的出发点探究
二、完善准物权理论以更好地实现矿产资源的市场配置
三、传统准物权理论的再次勃兴是解读矿业权的有效路径
四、目前法学界的几种“准用益物权”学说理论
五、我国矿产资源综合法律调整立法的经验和未来方向
第三节 新中国矿业权市场投融资模式的建构
一、传统计划体制下矿业开发的投融资模式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矿业权融资模式和目标定位
三、新中国矿业权市场融资体制的改革
第四节 《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与矿产资源法治的未来
一、《矿产资源法》的修改势在必行
二、《矿产资源法》修改中反复研讨的法政策问题
第三章 新中国水资源法治70年
第一节 水法概述
一、水资源与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新中国的水资源问题
第二节 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的演进
一、水资源法治的初步发展阶段(1957—1978年)
二、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的快速发展阶段(1978—2000年)
三、水资源法治改进完善阶段(2000年后)
第三节 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的基本历史经验
一、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的基本原则
二、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的“法政策”主旨
三、我国水资源法治的目标和任务
第四节 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的进一步完善
一、健全新中国水资源法治法律规范之诸子系统
二、新中国水资源法治理念及其基本原则的演进
三、我国当代水资源法治建设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新中国林业资源法治70年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林业制度回顾
一、土地改革时期的林权制度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林权制度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的林权制度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林权制度改革
一、改革开放后第一轮林改的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第一轮林业改革的历程
三、第一次林业改革对森林资源法治的影响
第三节 2008年至2016年的第二次林权制度改革
一、第二次林改的社会大背景
二、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二次林改)的内容及评价
三、二次林改的结果与实效以及其不足
四、完善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四节 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关系
一、林权改革之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
二、林权制度的导入与我国乡村之发展
三、国家转型与林权
第五节 林权改革的特色与展望
一、新集体林权改革是相对激进的一步到位式的改革
二、林权改革与土地改革理所应当有所区别
第五章 新中国草原资源法治70年
第一节 不同时期草原资源相关法律及政策回顾
一、我国草原概况及新中国成立之初相关政策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草原制度的发展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相关草原的政策
四、“文革”时期相关草原的政策
五、改革开放至《草原法》2002年修订之前的草原牧区政策
六、《草原法》2002年修改后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解读
第二节 我国草原法律规范系统的理论解构
一、草原法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二、我国草原法有关理论的演进路径
三、《草原法》的颁行是临时应急措施的法律定型化
第三节 草原法治法律规范系统框架模式
一、基本草原资源法治之法律规范子系统
二、草原自然保护区法律规范子系统
三、草畜平衡法律规范子系统
四、退耕还草和禁牧休牧法律规范子系统
五、草原防火法律规范子系统
六、草原规划建设利用法律规范子系统
七、草原生态补偿法律规范子系统
八、草原法律责任法律规范子系统
第六章 新中国海洋海岛领域法治70年
第一节 新中国海洋法治的发展历程
一、新中国建设初期海洋立法主要基于政治与外交需要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海洋法制的成绩与经验
三、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时期的新中国的海洋法治
四、新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曲折中前行
五、中国维系海洋秩序的基本定位与转型目标
第二节 改革开放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新中国海洋法治实践的演进
一、20世纪新中国海洋治理的演进历程
二、《海洋环境保护法》于海洋法律规范系统中异军突起
三、新中国海洋法治的发轫与滥觞
第三节 新中国海洋法治演进之中临时应急措施的定型化
一、改革背景下新中国海洋法治急飞猛进之热潮
二、改革开放后新中国的海洋法治的热点理论问题
三、新中国海洋法治中不断涌现的新的法律规范子系统
四、海洋安全和海防战略在新中国海洋法治中的地位凸显
五、海洋战略的演进与维权机制的强化变革
第四节 新中国海洋法治的展望
一、新中国海洋政策及法治发展的特点
二、新中国海洋法治发展成就巨大且前途辉煌
三、加强顶层设计并强化涉海综合管理以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第七章 新中国湿地保护法治70年
第一节 新中国70年来湿地保护立法工作的变化与发展
一、新中国湿地保护的立法现状
二、新中国湿地保护立法的发展沿革
三、新中国70年来湿地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第二节 新中国湿地保护法政策之演进
一、新中国法学中的政策与法的关系
二、新中国70年来中国湿地保护政策的历史变迁
第三节 新中国70年来学者对湿地保护学术观点的演进
一、新中国湿地保护法政策研讨的回顾与展望
二、学理层面关于我国湿地保护的立法建议
第四节 新中国湿地保护法治对国外湿地保护法律制度的借鉴
一、可资借鉴的美国湿地开发许可制度
二、美国湿地补偿银行制度与我国湿地面积补偿制度之比较
三、美国湿地占用付费补偿机制对我国湿地法治的启示
四、英国的湿地管理协议与我国“两权分离”相契合
五、英国类型化湿地保护区制度、加拿大湿地分级分类保护区制度对我国湿地保护区制度的启迪
六、澳大利亚湿地公共参与制度对我国公众参与制度的示范
第八章 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理念的勃兴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新中国法律体系的概念构成与其理论基础
二、法律部门划分的理论
第二节 传统部门法划分的局限性
一、传统部门法理论的本质
二、大陆法系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的局限
三、传统法律部门划分有其逻辑方法上的先天缺陷
四、传统法律部门的划分还违背了体系划分的逻辑目的
五、传统部门法划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三节 新的“法律系统”观念的引入
一、商品交换本来就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二、“法律规范系统”特有的综合立法结构
第四节 我国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的构建
一、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理论体系构建的意义
二、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构建的重要性
三、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建构的必要性探析
四、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构建的价值基础
五、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建构的技术特征
第九章 自然资源基本法在其法律规范系统内的基本法地位
第一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起草的必要性
一、自然资源的管理需要基本法的规范依据
二、新中国经济基础要求将自然资源法治中的各种临时应急措施予以基本法形式的定型化
三、自然资源产权的配置与流转需要基本法的规制
四、完善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起草的可行性
一、我国自然资源法的诸单行立法渐成体系
二、自然资源部的建立对资源综合管理提供了体制上的条件
三、自然资源综合立法的国际经验可资借鉴
第三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的本质法律属性
一、自然资源法治旨在保障新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最长远的最大利益
二、自然资源基本法是细化宪法规定的基本法
三、自然资源基本法应是《宪法》的具体化规定
第四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立法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自然资源基本法的立法名称与其立法体例
二、立法技术
三、自然资源基本法之立法创新
第五节 自然资源基本法的立法框架
一、第一章“总则”
二、第二章“自然资源所有权与其他物权”
三、第三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四、第四章“自然资源的保护”
五、第五章“自然资源的管理”
六、第六章“自然资源法律责任”
七、自然资源基本法的制定
第六节 构建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旨在实现综合法律调整
一、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应突出地具有系统的综合性
二、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应保证系统的整体关联性
三、国家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应具备结构功能性
四、自然资源法律规范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层次性
余论 自然资源基本法制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自然资源私法立法结构的完善
二、自然资源管理机构的演变属于公法调整范畴
三、自然资源法治运行机制的完善
四、对自然资源法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五、自然资源部职能发挥的完善
跋
新中国自然资源法治创新70年是2019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显冬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新中国自然资源法治创新70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