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控病增产的根际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间作控病增产的根际生态学原理与应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合理的间套作具有充分利用资源和持续控制病害的优势,在高产高效的现代集约化农业和低投入的有机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间作控病增产的根际生态学原理与应用》是研究间作控制作物土传病害理论与实践的专著。《间作控病增产的根际生态学原理与应用》以豆科作物(蚕豆)土传枯萎病为例,以豆科作物(蚕豆)和禾本科作物(小麦)间作控制蚕豆枯萎病为主线,从连作土传病害发生的成因、间作系统根-土互作抑制病害发生的机理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 单一作物连作种植与连作障碍 1

1.1 作物连作种植的危害 1

1.1.1 单一作物连作种植与作物生长 1

1.1.2 单一作物连作种植与作物病害发生 2

1.2 衡量土壤健康的参数 3

1.2.1 非生物参数 3

1.2.2 生物参数 10

1.3 作物连作障碍的成因 11

1.3.1 土壤方面 11

1.3.2 土传病害频繁发生 17

1.3.3 作物生理抗性下降 18

参考文献 19

第2章 连作障碍中化感自毒效应 26

2.1 连作自毒物质产生途径 26

2.1.1 挥发和淋溶 26

2.1.2 根系分泌 27

2.1.3 植物残体腐解 27

2.2 自毒物质的种类 27

2.3 化感自毒物质在作物连作障碍中的作用 29

2.3.1 自毒物质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效应 29

2.3.2 自毒物质对土传病害发生的促进效应 30

2.4 化感自毒物质促进土传病害发生的机理 31

2.4.1 自毒物质对病原菌生长的刺激效应 31

2.4.2 自毒物质改变根际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 33

2.4.3 自毒物质胁迫下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38

参考文献 39

第3章 间套作控制作物病害的基本原理 43

3.1 间套作与作物病害控制 44

3.1.1 间套作控制气传病害实例 44

3.1.2 间套作控制土传病害实例 45

3.2 间套作控制作物病害的可能机理 46

3.2.1 间套作对寄主作物抗病性的影响 47

3.2.2 间套作系统地下部根-土互作与病害控制 49

3.2.3 间套作系统生态环境变化与病害控制 57

3.2.4 间作系统根系构型变化和根系互作与病害控制 59

3.3 间套作控制病害效果的定量评价——整合分析 59

3.3.1 整合分析方法原理 59

3.3.2 整合分析在间套作病害控制中的应用 60

参考文献 65

第4章 间作调控根际微生物控制土传病害 72

4.1 间作调控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72

4.1.1 间作对根际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73

4.1.2 间作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7

4.1.3 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7

4.1.4 间作系统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79

4.2 间作寄主作物抗病性差异调控根际真菌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82

4.2.1 小麦与不同品种蚕豆间作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82

4.2.2 小麦与不同品种蚕豆间作对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83

4.2.3 小麦与不同品种蚕豆间作对蚕豆枯萎病病原菌数量的影响 84

4.2.4 小麦与不同品种蚕豆间作对蚕豆根际真菌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84

4.2.5 小麦与不同品种蚕豆间作系统根际真菌多样性变化与病害控制 86

4.2.6 小麦与不同品种蚕豆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88

4.2.7 间作系统根际土壤酶活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90

4.3 间作寄主作物品种差异(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控制病害的微生物效应 91

4.3.1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蚕豆生长、枯萎病发生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92

4.3.2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强度的影响 93

4.3.3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生理碳代谢指纹图谱的影响 93

4.3.4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蚕豆根际土壤微生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95

4.3.5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5

4.3.6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系统根际微生物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97

参考文献 99

第5章 间作系统养分管理与病害控制 103

5.1 氮养分管理对作物抗病性的影响 103

5.2 氮养分管理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病害控制 104

5.2.1 氮肥管理对土传病害的控制效果 105

5.2.2 氮肥管理对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106

5.2.3 氮肥管理对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07

5.2.4 氮肥管理对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07

5.2.5 氮肥管理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112

5.3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控制病害的微生物效应 114

5.3.1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14

5.3.2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15

5.3.3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8

5.3.4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118

参考文献 121

第6章 间作调控根系分泌物控制土传病害 125

6.1 作物根系分泌物组分差异与土传病害抗性 126

6.1.1 不同品种蚕豆枯萎病发生情况 126

6.1.2 不同品种蚕豆根系分泌物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差异 126

6.1.3 不同品种蚕豆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组分差异 127

6.1.4 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与蚕豆枯萎病病情指数的关系 128

6.1.5 不同品种蚕豆根系分泌氨基酸差异与抗病性 129

6.2 间作系统非寄主作物根系分泌物的差异与病害控制 131

6.2.1 不同品种小麦根系分泌物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差异 131

6.2.2 不同品种小麦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差异 132

6.2.3 不同品种小麦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含量差异 132

6.3 间作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及其与病害控制 133

6.3.1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对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134

6.3.2 不同品种小麦与蚕豆间作系统根系分泌物变化与蚕豆枯萎病控制 134

参考文献 135

第7章 间作系统接种菌根真菌(AM真菌)与病害控制 137

7.1 接种AM真菌与病害控制 137

7.1.1 接种AM真菌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137

7.1.2 接种AM真菌对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138

7.1.3 接种AM真菌条件下的蚕豆根系菌根侵染率 138

7.1.4 接种AM真菌对蚕豆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139

7.1.5 接种AM真菌对蚕豆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39

7.1.6 接种AM真菌条件下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143

7.2 间作系统接种AM真菌与病害控制 145

7.2.1 间作系统接种AM真菌对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146

7.2.2 间作系统接种AM真菌对蚕豆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147

7.2.3 间作系统接种AM真菌对蚕豆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47

7.2.4 间作系统接种AM真菌条件下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病害控制 150

参考文献 152

第8章 间作缓解连作自毒效应减轻土传病害 154

8.1 间作对根际酚酸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病害控制 154

8.1.1 间作系统蚕豆枯萎病发生情况 154

8.1.2 间作系统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变化 154

8.1.3 间作系统根际酚酸含量的变化 155

8.1.4 间作系统根际酚酸变化与枯萎病发生的关系 157

8.2 自毒物质肉桂酸胁迫下间作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57

8.2.1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157

8.2.2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枯萎病发生和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158

8.2.3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159

8.2.4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系统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163

8.3 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病害发生的影响 165

8.3.1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165

8.3.2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166

8.3.3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影响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9章 间作减轻病害发生的生理机制 170

9.1 间作影响寄主作物生理活性与病害控制 170

9.1.1 小麦与蚕豆间作对蚕豆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170

9.1.2 小麦与蚕豆间作系统蚕豆根系生理活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171

9.2 自毒物质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影响病害发生的生理机制 172

9.2.1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172

9.2.2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对蚕豆枯萎病发生的影响 173

9.2.3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POD活性的变化 175

9.2.4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CAT活性的变化 175

9.2.5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MDA含量的变化 176

9.2.6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幼苗根系病程相关蛋白的变化 176

9.2.7 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生理抗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178

9.3 自毒物质对肉桂酸胁迫下间作影响病害发生的生理机制 180

9.3.1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蚕豆POD和CAT活性的变化 180

9.3.2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蚕豆膜质过氧化的变化 180

9.3.3 肉桂酸胁迫下间作作物生理抗性变化与病害控制的关系 181

9.4 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影响病害发生的生理机制 182

9.4.1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POD活性的变化 182

9.4.2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CAT活性的变化 182

9.4.3 对羟基苯甲酸胁迫下间作蚕豆膜质过氧化的变化 183

参考文献 184

第10章 间作控病与产量优势形成 186

10.1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与产量优势形成 186

10.1.1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186

10.1.2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190

10.1.3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对土地当量比的影响 192

10.1.4 间作系统氮养分管理与产量优势形成 193

10.2 间作控病在产量优势中的贡献评估 194

10.2.1 间作控病在产量优势中的贡献评估重要性 194

10.2.2 间作控病在产量优势中的贡献评估方法 195

10.3 病害单一危害与作物产量损失 196

10.4 病害复合危害与作物产量损失 196

参考文献 197

间作控病增产的根际生态学原理与应用是201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董艳等。

得书感谢您对《间作控病增产的根际生态学原理与应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鱼病快速诊断与防治技术视频升级版 电子书
本书着重介绍了鱼病流行现状,鱼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常用渔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鱼病诊断的一般方法、经验,常见鱼病的鉴别诊断、防治方法等。书中设有“提示”“注意”等小栏目和部分知识点的视频资料,帮助读者更准确地诊断和防治鱼病。本书技术先进实用,语言通俗易懂,适于广大水产养殖户、相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以作为相关院校、培训机构的教材和参考书。
动物营养与饲料应用技术 电子书
本书共分四个学习情境,包括:饲料原料选购、饲料原料质量检测、禽畜饲料原料加工、配合饲料产品生产与应用。
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控技术 电子书
本书分三篇,即草原鼠害预测预报及防控技术、草原虫害预测预报防控技术、农药应用技术。
甘肃省畜禽主要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止手册 电子书
本书是在简要讲解畜禽寄生虫病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畜禽主要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畜禽寄生虫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包括猪、牛、羊、马、兔、犬猫等的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蔬菜病虫害防控技术知识问答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甘肃省部分蔬菜生产中的170多种常见病虫害,以问答的形式,从病虫害识别、发生规律、防控技术三方面进行了简要解答,并提供了一百多张相应的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