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来自一位教育官员的教育行走与思考,摒弃“过度教育”,提倡“有限教育”。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从减负谈起,呼唤“有限教育”;从区域入手,区域均衡是关键;从高考切入,改革要“以法育人”;从职业探讨,为好教师“正名”;从特教延伸,给力特别的教育。
本书内容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育、高考改革等内容,从宏观角度勾勒了作者的教育行走与思考,向读者呈现了一位教育官员对教育的殷切期盼与坚定希望。
作者简介
作者李奇勇,国家督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副司长,贵州省教育厅原副厅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1章 从减负谈起,呼唤“有限教育”
减负:一个教育的伪命题?
减负为什么不奏效
一个教育的伪命题
把内容和难度减下来
减负:从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着手
减负:让基础教育回归本义
作为“有限教育”的新基础教育
把分数请下评判台
有限教育与过度教育:学制是否应该缩短?
过度教育:表现与思考
基础教育是如何走向“过度”的
入学,如何公平
开学,十个到位
谁输在了“起跑线”上?
学前教育发展的贵州路径
学前教育应该提倡什么
在幼儿园,学会什么和不该学什么
第2章 从责任入手,区域均衡是关键
校长责任的边界在哪里
义务教育的质量不只是分数
教育:让社会层级能够正常地流动
为什么要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
义教均衡,县级政府责无旁贷
随迁子女教育事关社会发展大局
无限责任,只能让教育部门卓“无”成效
民办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
管办评分离的关键在于“评”之独立
教育督导如何独立
怎样让教育督导有权威
教育质量监测:让教育督导拥有坚实的数据基础
第3章 从高考切入,改革要“以法育人”
谁之高考,谁之公平
高考:给人改变命运的梦想
高考改革,从降低英语分值开始
改革高考,我的“疯狂设想”
教育改革,缩短学制刻不容缓
课改,教改的金钥匙
课改的红利
课改,农村能否提供另外一种经验
依法治国理念下的教育供给侧改革:以法育人
去行政化:高校改革的伪命题
没有思想者,大学何以被称为“大学”
大学,开启怎样的人生之门
高校党委书记,如何成为高校的灵魂人物
第4章 从职业探讨,为好教师“正名”
教师职业的含金量是考出来的吗
教师也是普通人
好教师:爱比技能更重要
小学教育呼唤全科教师
让教师活得有尊严
第5章 从特教延伸,给力特别的教育
特殊教育:以国家的名义
特殊教育中蕴含的教育本质
特殊教育的关键:融入与尊重
特殊教育要特别“给力”
职业价值观,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误入歧途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应是基础后教育
民族教育,要从过分强调差异走向发展与融合
写好环境国际教育的中国方案
坚持文化自信 开展国际合作
附录 媒体访谈
微环境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
均衡调配师资,提升教师队伍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是201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奇勇。
得书感谢您对《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