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微传播研究

政治的微传播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研究微传播与政治、社会政治的关系,探讨政务微博的特殊传播形态。

内容简介

本书在辨析“微传播”概念的基础上,将“政治”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与“微传播”这一崭新的传播形态勾连起来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微传播与国家政治、社会政治的关系。微传播之于国家政治,体现为它可以在政治赋权、政党形象塑造、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主体素养的提高等方面扮演角色;微传播之于社会政治,体现为它与新闻信息传播生态、另类传播、社会结构、新闻传播教育等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本书尝试将微传播与上述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政治”与“微传播”紧密结合的产物——政务微博这一特殊传播形态进行全方位解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名单

总序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一)党和政府以执政的高度审视互联网和新闻舆论工作

(二)微传播的发展重塑国家的政治形态

(三)微传播的发展与中国社会转型相互借力

(四)微传播兴盛是当前媒介转型的重要结果

(五)微传播的兴起引发媒介学的新讨论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价值

四、基本框架

第一章研究述评

第一节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梳理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混沌不分

二、国家与市民社会对峙紧张

三、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二节 微传播研究综述

一、关于微博的研究

二、政务微博研究

三、微信传播研究

四、其他微传播载体研究

五、微媒体与微传播研究

第三节 微传播研究评析

一、微传播形式研究集中

二、静态研究多动态研究少

三、微传播研究的方法单一

四、研究视野褊狭,缺乏学科融合

五、当前研究缺少批判意识和价值支撑

第二章微传播概论

第一节 微传播的内涵辨析

一、微传播就是“小、短、精”的传播

二、微传播就是社交媒介传播

三、微传播就是自媒体传播

第二节 微传播的基本类型

一、传播平台类微传播

二、传播载体类微传播

第三节 微传播的基本特征

一、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

二、信息生产流通的一体性

三、传播类型的集成融合性

四、传播要素的平等开放性

第四节 微传播活动主体类型

一、传播主体的类型划分及其认识

二、微传播活动主体类型的划分标准

三、微传播活动主体的类型

四、不同微传播活动主体的比较分析

第三章微传播与国家政治

第一节 传统传播与政治的关系

一、传播与政治之间的相互依赖

二、传播与国家现代化

三、批判视野中的传播与政治

第二节 微传播与国家赋权

一、微传播与民族国家构建

二、微传播与政治社会化推进

三、微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

四、微传播与国家统治霸权

第三节 微传播与政党国际形象塑造

一、微传播与政党国际形象塑造的政治理念

二、微传播与国际形象塑造的政治话语

三、微传播与国际形象塑造的政治语境

第四节 微媒体与政治思想传播的张力

一、感性与理性的张力

二、大众性与层次性的张力

三、技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的张力

第五节 微传播与政治主体的素养

一、微传播凸显政治素养的重要性

二、微传播与政治主体素养的提高

第四章微传播与社会政治

第一节 微传播与社会赋权

一、微传播对社会赋权的维度

二、微传播对社会赋权的不均衡性

三、微传播对社会赋权的负面效果

第二节 微传播与新闻传播生态

一、微传播与新闻信息的生产与消费形态

二、微传播改变了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形态

三、微传播与受众的表达形态

四、微传播与新闻传播的约束机制

第三节 微传播与另类传播

一、微传播与青年亚文化群体

二、微传播与恐怖组织

第四节 微传播与社会结构

一、微传播与社会活动主体

二、微传播与社会资源分配

三、微传播与社会流动

第五节 微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一、微传播环境与新闻传播价值教育的矛盾

二、微传播环境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三、微传播环境与课程体系重构

四、微传播环境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第六节 微传播与社会的数据迷思

一、微传播时代数据作用显现

二、微传播时代的数据隐忧

三、微传播时代数据迷恋对艺术的影响

四、微传播时代技术与人的关系

第五章作为微传播特殊形态的政务微博研究

第一节 政务微博的政治性

一、政务微博的政治性解析

二、政务微博的政治主体性

三、政务微博的政治传播功能

第二节 政务微博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政务信息发布与传播主体政治价值渗透

二、政务微博的互动与政治人格塑造

三、政务信息发布与政治文化形成与传承

四、政务微博与政治体系维系

第三节 政务微博的特性及其在传播中的关系

一、灌输性与互动性的张力关系

二、政治性与服务性的内在一致

第四节 政务微博传播中的内容特征与发布标准

一、政务微博受众关注的话题及其类型

二、政务微博受关注信息的基本特点

三、政务微博的信息发布标准问题

四、结论:职责、效益和关注度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政治的微传播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彦冰著。

得书感谢您对《政治的微传播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统文化元素的品牌呈现方式与传播策略研究 电子书
本书运用案例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传统文化元素在品牌中的呈现与传播方式,以及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并针对具体的品牌传统文化塑造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建议。在案例研究部分,作者通过多个典型案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产生的影响,以及企业该如何有效运用传播策略来构建品牌的文化意义,增强品牌的文化底蕴。
基于《论语》英译的中国典籍翻译传播创新研究 电子书
本书借助语料库,结合定性分析,对《论语》英译概况以及《论语》及其英译的语篇特征、文化特征、修辞特征、传播历程、传播模式、传播途径、海外接受调查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基于《论语》英译传播研究进而对中国典籍翻译传播的主体多元化、路径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思考与建议。本书着重探讨了《论语》译介传播过程中的文本内外制约因素,分析译者风格、语篇特征、文化特征、修辞特征、翻译传播环境、翻译传播模式与翻译
农民工家庭的性别政治 电子书
农民工家庭性别关系研究:发现流动未引起根本改变,追求家庭义务平等。
财经媒体传播影响力研究(文澜学术文库) 电子书
书中以媒介融合为研究视角,以我国财经媒体为研究对象,以传播影响力为理论研究框架,具体探寻提升我国财经媒体影响力的策略体系。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第1辑) 电子书
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刊物,集中推出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