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足迹:文化名人与北京

历史足迹:文化名人与北京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化名人在北京生活场景及历史人生展现。

内容简介

赵笑洁主编的这本《历史足迹(文化名人与北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勾勒出宋庆龄、李大钊、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徐悲鸿和梅兰芳等八位中国文化名人在北京的生活场景,以通俗直白的文字叙述,展现了文化名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文化担当的精神风貌;也通过介绍他们点滴的生活事件,去还原一个个有声有色、有血有泪的历史人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

前言

京城尽瘁国事精神光耀千秋

一 1925年:随行北上,痛失中山

(一)协和医院

(二)铁狮子胡同

(三)中山公园中山堂

(四)西山碧云寺

二 1929年:赴京扶灵,继承遗志

三 1949年:参加开国大典,缔造新中国

(一)前门火车站

(二)中南海

(三)天安门

(四)人民大会堂

(五)红塔礼堂

(六)北京市少年宫、景山公园、北海幼儿园

(七)中国建设杂志社

(八)方巾巷寓所(1950—1959)

(九)前海西沿8号寓所(1959—1963)

(十)后海北沿46号寓所(1963—1981)

铁肩道义千秋名垂妙手文章万古流芳

一 年少立志 初次来京

二 应邀办报 再次进京

三 归国长居北京 改造北大图书馆

四 传播马克思主义 投身新文化运动

五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六 建立党团组织 领导工人运动

七 促进国共合作 建立统一战线

八 英勇就义 长眠北京

九 黄卷青灯 茹苦食淡

鲁迅在北京的日常生活

一 饭和饭局

(一)

(二)

(三)

二 吃零食和吸烟

(一)鲁迅是个有嗜好的人。

(二)

(三)

三 鲁迅爱好的植物和他栽过的树

(一)丁香和白杨

(二)槐树和枣树

(三)不在场的在场:早已消失但总被人念念不忘的两株枣树的故事

看罢牡丹看秋菊四时佳气永如春

一 郭沫若的北京足迹

(一)吹帚胡同

(二)京奉铁路

(三)西四大院

(四)荣宝斋

(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六)前海西街18号

二 前海西街18号中的郭沫若

(一)前海西街18号:一个被政治空间挤压的郭沫若

(二)前海西街18号:一个青春诗性依旧的郭沫若

(三)前海西街18号:一个复杂灵魂存在的郭沫若

三 郭沫若的银杏情节

(一)郭沫若心目中的银杏

(二)作为郭沫若生命之喻的银杏

四 郭沫若与北京文化的融合——以郭沫若和老舍交往为例

(一)为什么要研究郭沫若与老舍的交往

(二)郭沫若与老舍交往的大致经过——从郭沫若与老舍的八封书信谈起

(三)郭沫若与老舍交往的主要侧面

(四)有关郭沫若与老舍交往的几个问题

人间正道是沧桑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风时节想北平

一 老舍在北京

(一)小羊圈胡同

(二)护国寺

(三)积水潭

(四)家族墓地

(五)求学之路

(六)刘家宅院

(七)方家胡同小学

(八)从华严寺到卧佛寺

(九)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

(十)北京教育会

(十一)西城烟筒胡同六号

(十二)老舍母亲的住地

二 行走在新中国

(一)“丹柿小院”的情和事

(二)老舍辛勤办公的地方

(三)到农村体验生活

(四)老舍先生的辞世处——太平湖

三 新中国初期老舍在北京做出的贡献

(一)马不停蹄的老舍:新中国文化事业的排头兵

(二)埋葬旧社会,书写新中国,赞美新北京

四 欢迎到老舍“家”做客

(一)老舍家的画

(二)香飘四溢的“丹柿小院”

践行美术革新思想奉献毕生艺术才情

一 1917年12月至1919年1月

(一)自幼刻苦学画,有志青年独闯上海滩

(二)为留学赴北京寻求机遇

二 1928年10月至1929年1月

(一)八年欧洲留学,学成载誉归来

(二)赴京任职革新美术受挫 慧眼识才结下半世知己情缘

三 1946年7月至1953年9月26日

(一)烽火岁月激荡家国情怀

(二)再度返京,汇聚人才,开创美术教育典范

(三)爱北京,爱祖国,守卫文化热土

(四)响应时代召唤,挥毫艺术人生

四 建设纪念馆陈列画家作品,弘扬悲鸿不朽精神

(一)徐悲鸿纪念馆的历史沿革

(二)北京徐悲鸿纪念馆的特殊性

五 结语

佳人君子一身芳梅韵悠长伴京华

一 老北京

(一)前门胡同里的野孩子

(二)从演员到名角的点滴

(三)终成梅派 名垂京剧史

(四)缀玉轩的高级策划团

(五)民国时期的外交使者

(六)国剧改革与爱国之心

二 新北京

(一)长安街两侧华灯初上

(二)传播文化的友好使者

(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四)灯光地田间的穆桂英

(五)护国寺胡同传出琴声

(六)香山之梅遥望北京城

后记

历史足迹:文化名人与北京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北京八家名人故居纪念馆。

得书感谢您对《历史足迹:文化名人与北京》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承与多元 电子书
本书为“第五届全国师范大学教师作品展暨美术与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内容包括:园林系列;德国老宅;静谧的雪原;似山似水;丰收的联想;夜梦;春意;水墨人物;丝路印迹等。
图形设计与应用 电子书
图形作为一种视觉语言,是有文化内涵、有内容、有形式、有审美观念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艺术符号创造。现代艺术设计家通过对线条、色彩和空间的组织,构成有内涵的艺术形式,使概念、思想、情感得以表达出来,并通过一定的视觉形式进行传播。传统的设计往往是将对视觉形象的应用作为文字信息的辅助说明手段,多偏重于自我艺术表现和装饰功能,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说“成像”和“设计”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只要用图画形式
字体设计与应用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文字设计规律的研究,以四部分展开,详细介绍了文字设计概述与基础、文字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文字设计的分类与设计训练、作品欣赏与案例分析。希望通过此书,让同学们和同行们体会到创意字体设计的重要性,并能付诸于行动。
雏菊与稚鸟 电子书
本书内容精选自插画师那仁多年来的插画作品,书中有恬静的少女、可爱的动物、美丽的植物,以及生活中的小物件,分别以绘本、单幅插画和系列合集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跨界与创新 电子书
本书共6章,内容包括:创新——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跨界——创新的有效途径;跨界思维;跨界的形式;跨界设计的前景;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