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现代汉诗“词的歧义性”研究:内涵、特质、功能及影响
内容简介
本稿的研究重点是现代汉语诗歌“词的歧义性”问题。以现代汉诗语言中的“词”为立足点,以汉语诗歌话语范式的古今转变为研究起点,以古典汉诗和现代汉诗的差异性为大前提,以古典汉诗为参照系,以现代汉诗的实存为研究落脚点,综合运用诗歌修辞学、语言学、符号学、语言哲学、文本细读、比较文学等研究方法,在诗学观念阐述和诗歌文本细读相结合基础上,从纵向(史和变)与横向(具体诗歌文本)两个向度,宏观和微观双重维度,由现代汉诗的“词”入手,系统论述了“词的歧义性”的内涵、特质、功能、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生成原因、运作机制、表意策略、意义及影响。研究目的在于从语言变革维度,合理并有效地解释现代汉语诗歌如何成为其自身,何以变得复杂难解,从而加深对语言本质和特质的认知。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前言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始于春天的想象
第二节 由“词”进入现代汉诗本体研究的合法性论证
一 何谓“词”
二 “词”(word)与“世界”(world)
三 “词”与“语言”
四 “词”与“现代汉诗”
第三节 研究构架及研究述评
一 立题依据与研究设想
二 相关研究动态与述评
三 研究路径、方法与主要内容
第一章 “词的歧义性”释义与辨析
第一节 “词的歧义性”的内涵
第二节 “词的歧义性”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第三节 “词的歧义性”的特质
一 偏离
二 繁复
三 精确
第四节 “词的歧义性”的功能:“返源”后的“敞开”
第二章 “词的歧义性”的生成
第一节 古典汉诗文体秩序和内部稳定性的生成
一 “圆形”秩序和稳定性的生成
二 古典汉诗文体秩序的生成
第二节 破坏秩序的“词根”:“(电)灯”“钟表”和“远方”
一 “(电)灯”:扰乱昼夜秩序
二 “钟表”:加速和割裂时间
三 “远方”:拉直和抻长时间
第三节 挣脱秩序的牢笼:“词的歧义性”生成
一 “一次性”:“快餐”意象
二 扰乱睡眠:“惊醒节奏”
三 “水泥”特性:“硬质”话语方式
第三章 “词的歧义性”的运作机制
第一节 恢复词语的“自述性”
一 “去词具化”
二 恢复词语表情
三 恢复词语的柔韧性
第二节 “在相对性中写作”
一 迷失的“神”与“物”
二 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
三 绝对性消失
第三节 隐喻能力的复活
一 “活的隐喻”
二 加大“词”与“物”的原有裂隙
三 “新词”诞生
第四章 “词的歧义性”的表意策略
第一节 与“月”有关的古今想象
一 “月”的古典想象
二 “月”的现代想象
三 “月”的古今想象带来的启示
第二节 “词的歧义性”表意四法:变形 分裂 合成 悖逆
一 词语变形:缩小与膨胀
二 词语分裂:拆解与打碎
三 词语合成:并置与进入
四 词语悖逆:颠覆与背叛
结语 词语的蛊惑或辩白
参考文献
后记
现代汉诗“词的歧义性”是2020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范云晶。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汉诗“词的歧义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