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中国哲学:让天下人都相爱(墨子篇)

少年读中国哲学:让天下人都相爱(墨子篇)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少年读中国哲学”系列之一,给孩子的中国哲学启蒙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白晓畅的文字、简洁精当的阐释,向读者系统地阐发揭示了墨子的哲学思想精华,通过对《墨子》这部典籍里的诸多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和今天的青少年介绍墨子在政治、经济、道德等价值思想里的哲学观点。

作者简介

作者张嘉骅,1963年生于台湾。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中正大学中文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博士(儿童文学方向)。曾任英文汉声杂志社编辑、民生报编辑、华视漫画美语创意总监暨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研究会理事。在台湾出版作品近二十种。曾获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童书奖、国语日报儿童文学牧笛奖及中华儿童文学奖等十多项奖项。曾于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两岸儿童文学学术研讨会及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现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失踪的墨子

第一章 了解墨子,从“兼爱”的伦理思想开始

难道这也是一种非比寻常的爱?

请问先生尊姓大名?哪里人?

关于《墨子》一书和“墨学十论”

兼相爱,交相利——有“仁”有“义”

“义”最珍贵,从天而来

摩顶放踵,为救世的理想而奔走

本章涉及的《墨子》原文

第二章 墨子的政治思想:非攻、尚贤、尚同

爱的疑惑

非攻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

止楚伐宋

举用贤才,不论出身

“尚同”以“尚贤”为前提

“尚同”理论助长君主的权力

本章涉及的《墨子》原文

第三章 墨子的经济思想:节用、节葬、非乐

生命最终栖息的方式

墨子的生产观念

“节用”会导致低消费经济吗?

别把社会资源浪费在厚葬久丧上

音乐活动该不该反对?

本章涉及的《墨子》原文

第四章 墨子的世界观:天志、明鬼和非命

命该如此吗?

墨子不是宗教家

天和鬼神都是墨子用来推行主张的工具

否定天命说,谁都没有怠惰的借口

本章涉及的《墨子》原文

第五章 墨家的逻辑思辨

要趁早学好逻辑

令人惊奇的《墨经》

谈辩之术的两种功能

从是非的区别到名实相符的要求

从有效的条件到有效的推理

思考要看整体,不能只看片面

本章涉及的《墨子》原文

第六章 回首看墨家

让人不忍心的“历史的冷落”

墨家是怎么消失的?

墨家学说与现代社会

儒、墨两家还要再纠缠下去吗?

本章涉及的《墨子》原文

参考书目

少年读中国哲学:让天下人都相爱(墨子篇)是2021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嘉骅。

得书感谢您对《少年读中国哲学:让天下人都相爱(墨子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人类文明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中国现代性”建构源自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从哲学高度看,“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正是基于此,“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
严复的哲学思想:现代形态中国哲学的开端 电子书
本书站在中西古今文化交汇点上,对严复的生平及其时代背景,严复对中西古今文化的理解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作了阐述,由此展开对严复哲学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本体论、政治哲学和历史观、文化观的论述。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作品系列 电子书
本书发凡起例,揭示了先秦时代哲学史的发展脉络,对此一时段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哲学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入门经典读物。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