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中的盟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

冷战中的盟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史为鉴,了解冷战时代大国关系案例种种。

内容简介

共产主义革命的口号“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是跨越国界的,但当共产主义国家成立后,却不可避免的有了自身的利益,从而与上述观念产生了矛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中,自然也不例外。

本书精选沈志华各个时期发表的论文,从中国与苏联、朝鲜及东欧的外交关系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复杂性与两重性。

作者简介

作者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冷战史、苏联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并主编了《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和《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者说明

建国初期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基本情况

一、 提供低息贷款

二、 援建重点项目

三、 发展双边贸易

四、 开办合股公司

五、 提供技术资料

六、 派遣苏联专家

七、 培养中国专家

八、 协助编制经济计划

赫鲁晓夫与苏联归还旅顺海军基地

一、 斯大林得以继续使用旅顺基地

二、 赫鲁晓夫主动提出归还旅顺口

三、 苏联军队撤退及旅顺基地的交接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基本状况及政策变化

一、 为了满足中国的政权和经济需要

二、 专家派遣和管理工作的混乱局面

三、 苏联专家来华的高潮时期

四、 苏联的谨慎政策和中国的少而精原则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作用和影响

一、 倡导“全面学习苏联”的方针

二、 苏联专家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三、 提出“以苏为鉴”的口号

四、 “大跃进”和中苏分歧的影响

对在华苏联专家问题的历史考察:生活及工作条件

一、 关于苏联专家来华工作条件的谈判

二、 苏联专家的待遇和中国的实际支出

三、 对苏联专家日常生活的关心和照顾

四、 苏联专家的工作环境及其变化

苏共二十大、非斯大林化及其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一、 苏共二十大路线的实质

二、 非斯大林化现象的由来

三、 苏共二十大对中苏关系的影响

援助和限制: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方针(1949-1960)

一、 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二、 苏联对中国核援助的方针出现突破性转变

三、 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帮助及其限度

四、 赫鲁晓夫决心撕毁合同终止对中国的核援助

试论朝鲜战争期间的中朝同盟关系

一、 关于军队的指挥权问题

二、 关于越过三八线后是否南进的问题

三、 关于朝鲜铁路的管理权问题

四、 关于停战谈判和结束战争的问题

左右逢源:朝鲜战后经济重建与外来援助(1954—1960)

一、 准备时期(1953—1954)

二、 三年计划期间(1954—1956)

三、 五年计划期间(1957—1959)

四、 “缓冲”时期(1960)

朝鲜劳动党内权力斗争与中朝苏三角关系

一、 起因:苏共二十大引起的风波

二、 经过:八月全会前后朝鲜党内斗争和中苏的干预

三、 结局: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离朝鲜

朝鲜族居民跨境流动:中国的对策及其结果(1950—1962)

一、 朝鲜族居民的国籍问题及其解决

二、 中朝政府对边民流动的政策和措施

三、 非法越境问题及中国的处理方针

1956年十月危机:中国的角色和影响

一、 前提:苏联、东欧、中国三角关系

二、 处理波兰危机:苏联未遂的军事干涉

三、 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一次出兵

四、 处理匈牙利危机:苏联第二次出兵

五、 结论:中国开始介入东欧事务

中国对东欧十月危机的反应和思考

一、 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不同声音

二、 再次讨论波匈事件和斯大林问题

三、 年国社会的反应和“少数人闹事”

四、 中共采取的各种让步和安抚措施

五、 毛泽东强调要注意思想动向

1956年的波兰危机与中波关系

一、 中波在苏共二十大后开始接近

二、 中国对波兹南事件的看法

三、 中共八大期间中波领导人的接触

四、 中国在阻止苏联武装干涉问题上的作用

五、 中共帮助协调苏联与波兰的关系

六、 中波之间对匈牙利事件的分歧意见

七、 毛泽东对哥穆尔卡的认识和评价

中国“旋风”:周恩来1957年1月的穿梭外交及其影响

一、 波兰危机和匈牙利动乱的余波

二、 周恩来三国之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 在新的基础上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附录

关于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俄国档案文献

关于在华苏联专家的俄国档案文献

关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如何出笼的俄国档案

关于周恩来出访苏、波、匈三国的档案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冷战中的盟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是2013年由北京中文在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沈志华。

得书感谢您对《冷战中的盟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国家关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物遗迹中的大连历史 电子书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大连地区41处文物遗迹及其背后的悠久历史。书中包括四平山积石墓地、爱国将领林永升雕像、大连纺织厂四二七纪念碑、瓦房店烈士陵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为讲好大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素材。
宠:信—任型君臣关系与西汉历史的展开 电子书
”中华读书报2018年十大好书“。本书以西汉为例,将中国古代帝国持续存在的君臣关系细分为礼仪型与信—任型两类。
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电子书
这是一部对解决当今种种冲突有重要意义的警世书。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
日本冲绳华裔中的阮氏族群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阮氏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为切入点,追溯冲绳阮氏跨境联宗的发展历程,解读日本和中国阮氏宗亲在跨境互动中体现的亲情与隔阂及其历史原因。通过对两国三地阮氏民俗文化的零距离观察,对其成员的深度访谈,对其书信往来的条分缕析,阐明两国三地阮氏的文化异同与认同心态,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将有可能促使民间的跨境联宗活动跃上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