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研究胡塞尔同感理论的专著,探讨其在现象学中的意义和哲学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罗志达副教授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结项出版成果。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提出同感理论在胡塞尔学说中的定位及其意义;第二部分主要讨论胡塞尔同感理论与身体、处境、意向性、他人身体等现象学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哲学关系,从而架构起完整的哲学体系;最终部分则对此胡塞尔同感理论作进一步反思与拓展,并阐明其对现今哲学研究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罗志达,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哲学博士。研究专长为欧陆哲学与现象学,研究主攻同感现象学、社会认知和具身认知。
译有《现象学的心灵》,在《哲学研究》,Husserl Studies, Phenomenolog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导论:胡塞尔同感现象学及其系统性定位
第一章 具身性与同感
第一节 功能性身体与潜在的他异性
第二节 身体的二元显现与相似性问题
第三节 意义传递与他人身体
第四节 结论
第二章 情境化的同感——他异感触与同感转向
第一节 感触与他人的处境化出现
第二节 同感转向与被动意向性
第三节 唤醒作为一种初始的同感形式:一个预备性的澄清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当下化与双重同感意向性
第一节 对同感感知的预备性说明
第二节 同感意向性:胡塞尔的第一个方案
第三节 当下化与图像意识:胡塞尔的第二个方案
第四节 当下化与同感意向性的二重性
第五节 结论
第四章 指示与身体表达
第一节 《逻辑研究》“第一研究”中的指示与身体表达
第二节 指示与身体表达:一个修订
第三节 身体表达性及其亚稳定结构
第四节 结论
第五章 他异化,还原与伦理
第一节 自身构造与他异构造
第二节 胡塞尔论超越论还原与源初还原
第三节 他异化与质询
第四节 结论:现象学还原及其伦理学意涵
参考文献
后记
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是2022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志达。
得书感谢您对《胡塞尔同感现象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