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以清代官员履历档案为基本史料,对清代引见文武官员进行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全书涉及政治史、政府管理、人才地理诸领域。书中尤其注重数据分析,使用量化统计方法。对所收录的九万多人次的任职履历,根据Excel数据库的排列组合功能,逐个考证、勘比、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他们的籍贯、科举出身、任职层级、年龄等人事因素在不同朝代的变化,从而勾画出有清一代职官嬗递的特点,为解读清代职官人事的重要依据。
作者简介
作者王志明,1983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在该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系、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教育委员会、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任教,现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清代政治制度史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语
一、有关清代官僚制度量化研究的回顾
二、清代引见官员履历档案的形成
三、对履历档案的考辨与分析标准
四、清代官员总数估算、样本容量及各朝引见文官数
五、有关籍贯、出身、层级、年龄的研究
六、篇章安排及主要观点
七、综论
上编
第一章 雍正朝引见文官分析
一、雍正朝引见文官籍贯与任职层级
二、雍正朝引见文官府县与地域差别
三、雍正朝引见文官出身与科甲比
四、雍正朝引见旗籍文官分析
第二章 乾隆朝引见文官分析
一、乾隆朝引见文官改籍事例
二、乾隆朝引见文官籍贯与任职层级
三、乾隆朝引见文官府县与地域差别
四、乾隆朝引见文官出身与科甲比
五、乾隆朝引见旗籍文官分析
第三章 嘉庆朝引见文官分析
一、嘉庆朝文官改籍事例
二、嘉庆朝引见文官籍贯与任职层级
三、嘉庆朝引见文官府县与地域差别
四、嘉庆朝引见文官出身与科甲比
五、嘉庆朝引见旗籍文官分析
六、小结
第四章 光绪朝引见文官分析
一、光绪朝引见制度特点
二、光绪朝文官引见频次
三、光绪朝引见文官改籍事例
四、光绪朝引见文官籍贯与任职层级
五、光绪朝引见文官府县与地域差别
六、光绪朝引见文官出身与科甲比
七、光绪朝引见旗籍文官分析
八、小结
第五章 道光以后各朝引见文官简析
一、道光朝引见文官简析
二、咸丰朝引见文官简析
三、同治朝引见文官简析
四、宣统朝引见文官简析
第六章 全体引见文官分析
一、全体引见文官改籍事例
二、全体引见文官籍贯与任职层级
三、全体引见文官府县与地域差别
四、全体引见文官出身与科甲比
五、全体旗籍引见文官分析
第七章 各时段引见文官相关数据比较
一、五时段引见文官相关分析数据对比
二、各省区人口与官员分布的相关性分析
中编
第八章 雍正朝京官与地方官双向任职
一、官员和皇帝对选任京外官的态度
二、雍正朝双向任职数据分析
三、京官外任的核心是部郎外任知府
四、小结
第九章 文官与武官互转事例分析
一、文官与绿营武官互转
二、旗籍文官与八旗将官互转(雍正、乾隆、嘉庆朝)
三、旗籍文官与八旗将官互转(道光、咸丰、同治朝)
四、旗籍文官与八旗将官互转(光绪、宣统朝)
五、小结
第十章 清代引见绿营武官分析
一、雍正朝绿营武官籍贯、出身、任职层级等分析
二、乾隆朝绿营武官籍贯、出身、任职层级等分析
三、清前期引见绿营武官人事因素和出兵情况分析
四、嘉庆至宣统各朝引见绿营武官简析
五、小结
第十一章 清代引见文武官员年龄分析
一、清代官员虚报年龄考析
二、清代不同时段官员平均年龄
三、小结
下编
第十二章 《全编·索引》校正
一、《索引》姓名遗失
二、《索引》姓名书写错误
三、《索引》人物信息遗漏
四、《索引》人物信息误添
五、《索引》人物信息册次讹误
六、《索引》人物信息页码讹误
七、《索引》姓名排序讹误
第十三章 《全编》“无朝年”考
第十四章 清代引见文官地理分布表
主要参考书目
人物年谱、履历、传记类
地方志丛书类
实录、典章、笔记类
近人研究成果类
后记
清代职官人事研究:基于引见官员履历档案的考证是2016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志明。
得书感谢您对《清代职官人事研究:基于引见官员履历档案的考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