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陆云考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陆机陆云考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教育部项目:全面研究二陆文学生涯及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批号:15YJA751018)的最终成果。从介绍陆机陆云二人的人生悲剧、生平著述出发,对二陆的文集异议、思想理论、文学创作、文化视域、文学影响等几方面进行研究论述,较为全面细致地考察了二陆的文学生涯及其对于中古文学的贡献和影响。本书与同类的研究著作不同的是,未采用“通论”式,而采用“问题”式,以专题论文为基本形式,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分章分题,展开论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弁言

一、 一己同情:研究的缘起

二、 理线串珠:研究的理路

三、 辨正考镜:年谱与系年

第一章 悲剧人生论

一、 天下板荡:二陆的生活时代

二、 跌宕起伏:二陆的人生历程

三、 出处行藏:二陆的价值选择

四、 自尊自卑:二陆的复杂心态

五、 多元并存:二陆的文化品格

第二章 生平著述考

一、 二陆籍贯、行迹考

(一)籍贯与出生地

(二)入洛仕晋时间与任职

(三)姊妹与兄玄的问题

(四)行迹中的几个疑点

二、 陆机著述、版本考

(一)陆机著述考

(二)陆机集版本系统考

(三)陆机集版本叙录

三、 陆云著述、版本考

(一)陆云著述考

(二)陆云集版本系统考

(三)吴氏丛书堂钞本的版本意义

第三章 文集异议考

一、 陆机集篇名、异文、存疑考

(一)陆机诗篇名、作者、异文考

(二)陆机诗存疑作品考

(三)陆机文存疑、误收作品考

二、 陆云集讹误、伪作、错简考

(一)《从事中郎张彦明为中护军》、《赠汲郡太守》讹误考

(二)《征西大将军京陵王公诗》、《登遐颂》、《与张光禄》篇名考

(三)《登遐颂》存疑、伪作考

(四)《与兄平原书》错简考

(五)《泰伯碑》乃梁陆云公所作考

第四章 思想体系论

一、 传统与超越:陆机思想论

(一)以人为本的政治观

(二)因时而变的历史观

(三)信心委命的人生观

二、 玄体与儒用:陆云思想论

(一)以一为本:生命哲学论

(二)相对主义:认知方法论

(三)向往盛世:社会理想论

(四)重铸辉煌:价值人生论

余论:悖论的两极

三、 文体周流:《文赋》理论体系论

引论:《文赋》的逻辑起点

(一)《文赋》的构思论

(二)《文赋》的创作论

(三)《文赋》的文本论

(四)《文赋》玄学思维论

(五)《文赋》批评史意义论

四、 七宝楼台:《与兄平原书》理论体系论

(一)辞必合体:语言文体论

(二)深情远旨:情感意义论

(三)流泽精拔:文气风格论

(四)《与兄平原书》理论意义

第五章 文学创作论(上)

一、 绮靡为态,情理为干:陆机诗论

(一)缘情:陆机诗之内质

(二)绮靡:陆机诗之声色

(三)质理:陆机诗之风力

(四)因革:陆机诗之意义

二、 缘境生情,体物浏亮:陆机赋论

(一)色彩斑斓:强烈的主体色调

(二)二元相生:独特的抒情方式

(三)语言浏亮:华美的艺术境界

三、 精微朗畅,遒骨壮采:陆机散文论

(一)政论:言论慷慨,说理警策

(二)序文:叠意回舒,互相映带

(三)表笺:昭明心曲,指事切要

(四)风格:体有万殊,物无一量

四、 因体设文,因文敷辞:陆机韵文论

(一)杂体:丽辞腴旨,理新文敏

(二)颂赞:颂惟典雅,辞必清铄

(三)诔吊:暧乎可觌,凄焉可伤

第六章 文学创作论(下)

一、 意象晶莹,典雅灵动:陆云诗论

(一)情理兼擅:诗意论

(二)意象晶莹:诗境论

(三)典雅灵动:诗格论

(四)经纬有致:结构论

二、 因情取象,以情纬物:陆云赋论

(一)以情纬物:情境论

(二)清省简约:表达论

(三)流泽无间:文气论

三、 情理兼备,庄谐随体:陆云散文论

(一)奏启:透辟剀切,情理兼备

(二)书信:因文设体,不拘常格

(三)杂体:言虽不经,义归于正

四、 传颂兼被,赋写风雅:陆云韵文论

(一)诔文:传体颂文,缠绵凄怆

(二)颂赞:赋笔敷写,以风入雅

(三)箴文:摛文简深,理逾针石

第七章 文化视域论(上)

一、 佛教之渗透:“缘情绮靡”论——陆机诗学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

(一)歧说纷纭:“缘情绮靡”的历史评价

(二)“缘情绮靡”:诗歌发生的审美机制

(三)“缘情绮靡”生成的历史文化语境

(四)“缘情绮靡”的诗学史意义

二、 汲取与扬弃:陆机拟乐府论

(一)选择:拟乐府的模拟对象

(二)情感:拟乐府的主体特征

(三)审美:拟乐府的艺术创新

(四)拟乐府的文学史意义

三、 矜重与轻宕:陆机拟古诗论

(一)褒贬的背后:文学立场论

(二)主体的嵌入:抒情个性论

(三)形似的超越:诗歌意态论

(四)饱满的张力:审美风神论

余论:欲说还休的情结

第八章 文化视域论(下)

一、 本于自然:陆云诗学渊源论

(一)“清”:以自然为本体

(二)“清”:由哲学向审美的范畴转换

(三)“清”:以语体气格为核心的美学内涵

(四)本体自然与东晋诗学的关系

二、 境理圆融:陆云赋体之开拓

(一)说理:赋体理境之形成

(二)理境:陆云赋体之特征

(三)圆融:理境的审美形态

余论:研究的一点感想

三、 袭故生新:陆云《九愍》论

(一)一线两点:《九愍》与《九章》结构之异

(二)和而不同:《九愍》与《九章》取意之异

(三)化壮为悲:《九愍》与《九章》风格之异

(四)袭故生新:《九愍》对“九体”之发展

余论:理论与创作的疑点

第九章 文学影响论

一、 接受与影响:二陆与西晋文学

(一)南方文学的基本特质

(二)西晋文学的审美取向

(三)二陆与西晋文学的互动

(四)二陆对西晋文学的提升

二、 经典与选择:二陆与六朝文学

引论:经典与选择的二维互生

(一)玄理:二陆与两晋文风之变

(二)情性:二陆与晋宋文风之变

(三)声色:二陆与齐梁文风之变

三、 褒扬与贬斥:二陆文学史际遇

(一)旷世特秀:经典地位之形成

(二)籍甚当时:经典地位之确立

(三)抑扬霄壤:经典地位之分化

余论:二陆优劣论

附编 二陆年谱、作品系年辨正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陆机陆云考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刘运好。

得书感谢您对《陆机陆云考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有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的文集。
推云 电子书
这是一部反映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和中外文化碰撞的作品。它刻画了青年作家水闻,孤独而自由,磨砺而求索的人生轨迹,再现了他的生命体验和人文情怀。作者视角独特,文笔犀利,人物色泽鲜明,融生存感悟和思辨色彩于一体,给人以全新的审美体验。此外,质朴清新的抒情格调,敏感细腻的叙述方式,体现了作者的美学风格和艺术追求。
南开诗学(第一辑) 电子书
南开大学有着深厚的诗学研究积淀,在叶嘉莹先生、罗宗强先生的引领下,一批著名学者投身其中,已成为海内外诗学研究的重镇。本辑是《南开诗学》的第一辑,即创刊号。
映照的认知诗学研究:隐喻、象征和讽喻(英文版) 电子书
《白鲸》是美国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一篇长篇小说,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美国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执意追逐白鲸莫比?迪克复仇,却最终自取灭亡的故事。本书从生态、社会政治和酷儿理论三个角度,对小说中的隐喻、象征和讽喻的映照进行了研究,有机结合了读者、文本和社会文化语境,为作品的意义建构提供了一种可以参照的范式,并通过隐喻的连贯性、象征的系统性和讽喻的一致性等因素对阅读的有
文化诗学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童庆炳先生文学研究近六十年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