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比较哲学与哲学分析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比较哲学与哲学分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西方哲学的交汇式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自本世纪初以来,从国际哲学研究视野来看,关于中国哲学的现代哲学研究有两个系统性突出特点:其一是广义理解下的分析方法发挥重要作用;其二是强调哲学问题意识和哲学解释的比较哲学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到重大发展。探究这两者何以建设性互动、相辅相成,从而进一步拓展深化关于中国哲学的当代哲学研究,是哲学上有深刻理论价值和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

作者简介

编者牟博,1982年获得数学专业理学士学位,198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获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哲学专业哲学博士,美国加州圣荷塞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圣荷塞州立大学哲学系比较哲学研究中心主任(2007—2013,2019-2022),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首任会长(2002—2005),英文国际哲学杂志《比较哲学》(Comparative Philosophy)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撰稿人简介

主编简介

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比较哲学方法与分析方法:主题引论

第一部分 元哲学和元方法论考察

1. 关于分析方法与跨传统理解学

2. 哲学的方法论

3. 中西哲学中的方法论、惯例和学科

4. 哲学作为工程

5. 哲学分析与诠释:方法的反省

6. 中国古代分析的涵义:一种实效性评估

7. 中国哲学和符号学

8. 比较哲学的神话或不由自主的比较哲学

9. 对哲学方法之结构的一个元哲学分析:兼论比较哲学方法论问题

10. 比较悖论、比较情境和范式际状态:跨文化哲学比较的方法论反思

11. 论比较研究中的四宗“罪”

第二部分 哲学比较-分析方法之运用

12. 中国思想中形而上学的及道德的超越

13. 宽容之起点

14. 早期儒家的“己”与“修己”

15. 孔子黄金律之结构与内容的再考察

16. 孟子和奥古斯丁论恶:为比较哲学而作的一个尝试

17. 新儒学的三个教条:一个分析哲学的观点

18. 道德规则与道德经验:对杜威与老子道德观的一个比较分析

19. 庄子和戴维森论隐喻

20. 论哲学经典的解释问题:以《庄子》的解释为例

21. 真理追求和道的追求:从作为战略规范目标的真理命题角度看戴维森思路与传统道家思路

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比较哲学与哲学分析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牟博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比较哲学与哲学分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逻辑与哲学的交融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近年来国外关于分析哲学的最新研究论文,分为“弗雷格”“克里普克”“威廉姆森”“哈克”四个专题。其中“弗雷格”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国外学者对弗雷格哲学当代价值的再发现,“克里普克”专题的三篇译文是克里普克继历史因果理论之后创立的新的哲学理论。威廉姆森与哈克分别是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哲学教授,他们所撰写的研究论文反映了国外分析哲学的前沿动态。
哲学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入门经典读物。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认识·思维·真理:思维哲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对思维问题进行了哲学探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对认识的结构和本质、过程和矛盾、规律和限度以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认识问题的探究,阐明了认识的机理,为思维哲学奠定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二是通过对思维的本质和形态、方法和方式以及创新思维的探究,阐明了思维的机理,以此构建了思维哲学的主体部分;三是通过对真理的概念、检验和发展问题的探究,阐明了真理的机理,以此作为思维哲学的逻辑
当代哲学经典·中国哲学卷 电子书
20世纪的中国哲学,不同于以往依附于经学或子学的中国传统哲学,它从一开始起就成为中西思想接触、碰撞和交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