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郭嵩焘的时代特殊性是什么?他在近代文明竞争中坚持了什么?
内容简介
“洋务运动”时期的难题,是西方带来以“器”致富强的模式,和儒生传统的治国正道存在距离。郭嵩焘的历史意义,则在于他是中国人开始从“道”的层面正视西方、对待西方的时代思潮转捩点。这种眼光旨在化解其所处时代的难题,却也使得中西对抗从力量的抗衡上升为文明的竞争,从而开启了后世关于中西关系的诸多思想争论。本书从郭嵩焘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变化中,不单纯探讨一个人物如何“超时代”,更试图看到他如何在同时人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形成了独特的解答思路。
作者简介
李欣然,1986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晚清史,侧重于思想与政治方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序言
一、郭嵩焘其人
二、郭嵩焘的时代
三、君子务本:返本溯源的求索
四、孤怀:成也洋务,败也洋务
五、宏识:道重于器
六、天下、世界与民族三种论述
七、因比较而得新知
八、郭嵩焘的历史定位
前言
一 郭嵩焘与“道”的问题
二 中西、道器之间
三 有道攻无道?
四 拟西国于三代
第一章 读书应试
一 性格:无几微让人
二 词章:博学文
三 鸦片战争影响:反说约
四 理学:摧残增道力
第二章 书生即戎
一 从军:此生戎马真非分
二 万物违常理
三 江浙的观察:折入于夷
第三章 另类翰林
一 回京:朝廷当以通下情为急
二 翼赞君德
三 筹防天津:理势俱穷
四 反思庚申之变:是非曲直之理乱
第四章 乱时疆吏
一 巡抚:以挽回风俗为己任
二 洋务:开谕洋人易,开谕百姓难
三 与左宗棠反目:将相之别
第五章 明道经世
一 调和汉宋
二 礼贵礼意
三 经世:今日一沿周季之敝
第六章 洋务孤识
一 西洋立国,其本在朝廷政教
1. “师夷”与“务本”
2. 西洋之国本于政教
二 马嘉理案:势不足,尤恃理
第七章 观国觇风
一 《使西纪程》
二 观察西方:拟西国于三代
三 观察西方:有道攻无道?
四 使绝国与将相并重
五 与刘锡鸿龃龉:同室操戈
第八章 怀忧老臣
一 不可不谈洋务
二 闻富强之说而益滋惧
结论
一 富强本于政教
二 从道贯中西到道出于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处变观通是20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欣然。
得书感谢您对《处变观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