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利玛窦来中国: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

跟随利玛窦来中国: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以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为主线,分别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两个角度展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史为主线,分别从“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角度展开研究。“西学东渐”部分有8章,“中学西传”部分有2章。是一本通俗易懂、有创新的、面向大众的学术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张西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院长,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汉学》主编;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宗教学会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享受特殊津贴。

从事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早期汉学研究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正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梵蒂冈藏明清天主教文献整理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绪论 中西文化交流新一页

一 远古的怀想和遥望

二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三 西儒利玛窦

四 康乾盛世西洋风

第一章 皇宫中的洋教士

一 万历皇帝的门客:利玛窦

二 顺治皇帝的“玛法”:汤若望

三 康熙的近臣:南怀仁

四 中华帝国的外交官们

第二章 西来孔子:明清之际的文人与传教士

一 利玛窦的适应政策“合儒易佛”

二 因求异而交往

三 因信仰而交往

第三章 西方天文历算的传入

一 介绍西洋历法

二 制造测天仪器

三 介绍西方数学

第四章 从《山海舆地全图》到《中国新图》

一 明末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

二 清中前期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三 来华耶稣会会士与中国地图的西传

第五章 穷理学:西洋学问之总汇

一 西洋物理学与机械学的传入

二 红衣大炮的传入与明清历史的变革

三 西洋自鸣钟与中国近代钟表制造业

第六章 西方艺术的传入

一 西方音乐艺术传入中国

二 西方绘画艺术

三 西方建筑艺术的传入

第七章 西方社会思想观念及文学的传入

一 传教士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介绍

二 西方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三 希腊和中世纪宗教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四 中国文人对西方宗教思想的反映

第八章 明清之际基督教的发展与“礼仪之争”

一 基督教在华史之回顾

二 明清之际基督教在华之发展

三 “礼仪之争”及其后果

第九章 中国文化之西传

一 明末清初传教士对中国典籍的翻译

二 “礼仪之争”与中国文化的西传

三 传教士汉学的兴起

第十章 欧洲18世纪的“中国热”

一 中国器物在欧洲

二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在欧洲

三 中国历史的西传

四 中国语言文学的西传

五 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

六 18世纪欧洲社会生活中的“中国热”

结语

附录一 百年利玛窦研究

附录二 欧洲第一部拉丁文手稿《四书》的历史命运

附录三 利玛窦儒学观的困境与张力

附录四 《名理探》到《穷理学》——明清之际西方逻辑思想的传播

附录五 19世纪中西关系逆转与黑格尔的中国观研究——19世纪中西关系逆转

附录六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中的“西学汉籍”的文化意义

跟随利玛窦来中国: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西平。

得书感谢您对《跟随利玛窦来中国: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书籍之路共四册) 电子书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交流的生动实例,阐释了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中印早期现代转型比较研究(1500-1800) 电子书
本书主要聚焦15-18世纪以来中国与印度的王朝帝国清与莫卧儿帝国及其向现代性转向的问题,试图从转型动力、模式及遇到的全球性挑战,去平视中印两个王朝国家与同期西方具有某些现代性因素的潜质,最终发现发展转型存在的文明梯度效应及梯度力作用的影响与客观动因,评析中印两个国家其转型失败的主体及其体行知用的得失。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一部好看又权威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电子书
《中国近代史》以中国的近代化为线索,认为“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主要阐述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人所做的自强努力及其失败的原因,进而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中国文化史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囊括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学术文化等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