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及其管理体制以及演变作一全面而深入的论述。

内容简介

近代证券市场的建立不仅是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是近代化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是旧中国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典型的证券市场,它是近代上海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亦是中国经济、社会资本主义近代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书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和经济学有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对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及其管理体制以及演变作一全面而深入的论述,从而总结其成败得失,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特别是金融史的研究以及推动当代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逐步走向成熟,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刘志英,四川省资阳市人。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金融史,尤其是对近代上海经济史、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史、浙江地方银行史及抗战大后方金融史等方面有较多的关注与研究。独立主持科研项目二项,独立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六项,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五项。已出版学术专著五部:《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近代中国华商证券市场研究》、《抗战大后方金融研究》(与张朝晖等合著)、《近代浙江地方银行研究》(与张朝晖合著)、《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选编史料一部:《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机构卷(上海证券业)》(上下册)。参著一部:《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总序

导言

一、选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

二、研究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的萌芽与创立(1872~1922年)

一、交易所建立前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二、近代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建立

三、1920~1922年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第二节 以政府公债为主的华商证券市场(1922~1937年)

一、1922~1926年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二、1927~1932年4月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三、1932年5月~1937年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第三节 以企业股票为主的华商证券市场(1937~1949年)

一、“孤岛”时期政府公债的衰落与华商股票的复苏

二、全面沦陷后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华商证券市场

第二章 近代政府对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的监管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证券立法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立法

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的证券立法

第二节 抗日战争爆发前政府的证券监管

一、北京政府时期的证券监管

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政府的证券监管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及其抗战胜利后政府的证券监管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的证券监管

二、汪伪统治时期政府的证券监管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的证券监管

第三章 近代上海华商债券市场及其管理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的公债发行与管理

一、北京政府公债发行的主管机构及发行方式

二、北京政府的公债发行概况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债发行与管理

一、国民政府公债发行的管理机构及发行方式

二、国民政府的公债发行概况

第三节 近代上海公司债券的发行与管理

一、近代上海第一只公司债——通泰盐垦五公司债票的发行概况

二、抗日战争前上海公司债的发行概况

第四节 公债交易市场及其管理

一、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上海公债交易市场及其管理

二、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的公债交易市场与管理

第四章 近代上海华商股票市场及其管理

第一节 股票的发行及其管理

一、1937年抗日战争前股份公司的股票发行

二、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

第二节 股票交易市场及其管理

一、股票的上市与管理

二、股票的交易与管理

第五章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业的自律管理

第一节 近代上海各华商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

一、近代上海证券交易组织概况

二、对证券经纪人的资格管理

三、对证券经纪人的行为约束管理

四、对证券经纪人的保证监督管理

五、对证券经纪人的违规处罚管理

第二节 证券经纪人公会的自律管理

一、抗日战争前的上海各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公会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证券业自律管理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经纪人公会

结语

一、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发展演变的特点

二、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管理中的制度特征

三、历史的启迪

附录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是2018年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志英。

得书感谢您对《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金融促进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研究报告 电子书
本书整体上遵循理论-实务-政策的多维度观察视角和逻辑次序,从一般路径和评价体系中观察和刻画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金融要素的作用机制和贡献模式,针对国际经验和国内城市地区的探索提炼出可能适合上海模式吸收借鉴的实践源泉。在架构安排上涵盖了实现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理论文献最新进展综述、政策脉络梳理、国内外经验模式借鉴、基本机理作用机制分析,最后着眼于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条件分析及其金融促进方案的整体建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研究 电子书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研究》所关注的农业生产结构主要指农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结构、农业内部各部门(以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为划分依据)间的结构关系及其内部的生产结构。这些结构指标既包括产值结构,也包括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各种作物之间的种植面积结构、粮食亩产量比较、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等等。
2013年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概况:第二章主要对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业产业环境进行分析;第三章研究了第三方支付、金融资讯、网络信贷、金融软件与系统等金融信息服务业重点领域;第四章对浦东、徐汇、宝山、黄浦、嘉定等区县的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重点园区、基地分析;第六章对各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进行了剖析;附录收录了金融信息服务业相关的政策文件。
上海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创新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利用文献分析法、扎根理论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按照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现状及演化、形成过程、形成后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阐释。总结了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经验,从社会网络层面、产学研合作创新层面和政府层面出发,提出了提升生物医药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创新绩效的对
近代澳门与香港经贸关系研究:以澳门经济转型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将近代港澳贸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贩运、销售工业制品、生活用品和原材料的常规贸易,另一类是有违社会道义而最终被取缔的苦力贸易、鸦片贸易等非常规贸易。本书根据港澳两个自由港不同的制度安排,以及两大类贸易在两地岁入比重中的变动,探究港英政府和澳葡政府在非常规贸易中的博弈与分润,分析港澳两地在常规贸易中的地位变迁,厘清近代澳门最终确定博彩业为本地主干行业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