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步著作。

内容简介

《人心与人生》是梁漱溟自认为最重要的一部著作。梁漱溟内心中“自谓负有沟通中外古今学术思想的历史使命”,而他的这种历史感与使命感的精神力量,则集中表现在他最后一本《人心与人生》一书中。梁氏一生著述达30余部,但代表他思想转变与哲学菁华的,却是这本《人心与人生》。这本书也是作者写作时间最长,思虑最精深的一部著作,从立意到刊布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之久。此书最吸引人之处,也是存在最大争议之处是作者预言人类文化的前途是西方文化的没落,中国文化的崛起。

作者简介

作者梁漱溟,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自序一

自序二

日文译本序言

第一章 绪论(上)

第二章 绪论(下)

第三章 略说人心

第四章 主动性

第五章 灵活性

第六章 计划性

第一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上)

第二节 人心之基本特征(下)

第三节 理智与本能(上)

第四节 理智与本能(下)

第五节 人类生命之特殊

第六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上)

第七节 略说自觉及意识(下)

第八节 知识与计划

第七章 我对人类心理的认识前后转变不同

第一节 意识与本能比较孰居重要

第二节 理性与理智之关系[53]

第八章 自然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人资于其社会生活而得发展成人如今日者

第十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上)

第十一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中)

第十二章 身心之间的关系(下)

第十三章 东西学术分途

第十四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上)

第十五章 人的性情、气质、习惯,社会的礼俗、制度(下)

第十六章 宗教与人生

第一节 世界文明三大系

第二节 有关宗教问题的疏释

第三节 世间、出世间

第十七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上)

第十八章 道德——人生的实践(下)

第十九章 略谈文学艺术之属

第二十章 未来社会人生的艺术化

第一节 宗教失势问题

第二节 以美育代宗教

第二十一章 谈人类心理发展史

书成自记

编后记

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是2018年由世纪文景出版,作者梁漱溟。

得书感谢您对《勉仁斋丛书:人心与人生》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费乐仁汉学要义论纂 电子书
本书选译并评注费乐仁的部分论文,展示其自成一家的研究方法,探析翻译与历史的互动。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翻译与社会的互动;从诠释学的视角再现译者的思维;如何做典籍译本的研究。
双面人:转型乡村中的人生、欲望与社会心态 电子书
《双面人》写的乡村人生史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总体历史(并超出了村庄边界而涉及乡镇)。它从1949年一直到21世纪,跨度有六十多年,涉及各种人物,关注社会、政治、经济、宗族、宗教等全方位的问题。这一切,都使得这种“村庄史”尤其难写。而作者所做的,是借鉴太史公写《史记》的办法,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来描述乡村的六十年。
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电子书
回应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问题,为农村社会工作提供了理论上、实践上的指导。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 电子书
本书内容涉及老年人身体和精神健康、收入消费与环境家庭和养老服务等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