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

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学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批评角度的深入论述。审美与历史的关系,现代叙事与科技挑战,阐释学的开放与边界。

内容简介

文学在当前新型的文化结构内部占有何种位置?本书从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叙事话语及文学批评的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主要围绕文学的“审美”与“历史”展开论述,文学之所以未曾被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覆盖,“审美”的存在无疑是一个重要理由。而强烈的审美愉悦诉诸感性,但审美经验不仅是几件艺术作品带来的心理潮汐,而且可能转换为另一种历史认知。当然,所谓的历史认知包含不同的视角与观念。审美的介入就是与这些视角与观念形成积极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第二部分是《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相对于古典文学的典雅内敛、“温柔敦厚”,当前社会大众更乐于享受叙事文类提供的传奇、悬念、曲折跌宕,现代“叙事学”也远远超出结构主义的理论视域而拥有更为丰富的内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强劲地介入当代叙事,互联网正在制造各种新型的叙事话语,因此,当前文学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第三部分是《阐释:开放与边界》,阐释学的现代转折涉及的核心问题即“开放/边界”,文学批评又是阐释之中一个特殊的分支,并且因为阐释获得进入历史纵深的路径。这部分主要从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围绕“开放/边界”反复论辩,因为如何阐释终将涉及精神的塑造形式。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文学:审美与历史视域

第一章 文化结构、现代性:文学的位置

第二章 文学:概念建构与大众娱乐

第三章 挑战与博弈:文化研究之后

第四章 审美主义及其历史视域

第五章 文学批评与“历史”概念

第六章 “历史化”的构想与矛盾

第七章 文学理论:若干命题的内涵、联系与延展

第二部分 古典与现代:叙事及其虚拟空间

第八章 雅、俗之辩

第九章 “趣”:跨越古典与现代

第十章 讲个故事吧:情节的叙事与解读

第十一章 摇摆的叙事学:人物还是语言?

第十二章 乐观的前提:袪魅与复魅

第十三章 虚拟、文学虚构与元宇宙

第十四章 网络加持与文学批评谱系

第三部分 阐释:开放与边界

第十五章 文学批评:八个问题与一种方案

第十六章 开放的解读及其边界

第十七章 作者、读者与阐释

第十八章 阐释的共识

第十九章 阐释的辩证平衡

第二十章 文学批评、阐释与意义空间

后记

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是20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张帆。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的位置:挑战与博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汉语新文学与澳门文学 电子书
本书从整个汉语文学世界的宏观角度审视澳门文学:澳门文学提供的经验及其文学书写是独特的文学存在,澳门文学组织及其媒体形态为澳门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而澳门文学的特有生态为汉语文学的生息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本。本书在全世界汉语文学的总体框架中,讨论澳门文学应有怎样的定位,并在汉语新文学发展的整体水准中确认澳门文学的独特价值,对于澳门文学的价值认知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文学与大众文化导论 电子书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确立健全的文学观与大众文化观,获得看待文学与大众文化问题的视角、方法和价值立场。通过“鉴赏式分析”和“表征式分析”,深入到文学经典、文体与文学创作、审美阅读与文学鉴赏、文学阐释与文本解读、通俗小说与大众传媒、影视文化与文学、网络语言与网络文学、青春文学与视觉文化等问题之中,呈现了文学与大众文化的种种面向。
为文学生长鼓与呼 电子书
本书为作者近年来的文学评论文集,分别对散文、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体裁的文学作品进行了解读和剖析;还有现场批评式的精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