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留”与“别”

茅盾的“留”与“别”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茅盾小说创作的精神历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视角下研究茅盾1927-1936十年间小说创作。围绕《子夜》这一轴心,综合考察茅盾早期革命文学和“左联”时期创作,并着力呈现这些作品相互之间的互文本关系。进而发掘茅盾小说创作与国民革命之间潜在的联系,呈现茅盾在国民党左派、“托派”等各种复杂力量之间的进退取舍,以及其作为左翼知识分子的复杂精神历程。

作者简介

作者妥佳宁,文学博士,四川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剑桥大学访问学者,入选内蒙古“草原英才”青年创新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民国文学、华语语系文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基金

绪论 回归历史视角的左翼文学研究

第一节 左翼文学评价“标准”再审视

第二节 茅盾左翼文学作品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民国史视角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设想

第一章 “留别”国民革命的革命文学续写

第一节 实业家背后的国民党改组派

第二节 国民革命与共产革命的交错

第三节 “左翼经典”对国民革命的“留”与“别”

第四节 从一度期许到最终失望

第二章 从汪蒋之争到“回答托派”的写作主题转换

第一节 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第二节 异于“立三路线”的托派观点

第三节 汪蒋两派的经济政策

第四节 《子夜》对汪蒋之争的复杂态度

第三章 “铁军”与中原大战中的革命正统之争

第一节 《子夜》与北伐战争

第二节 《幻灭》中的粤系第四军

第三节 茅盾与“铁军”的共同经历

第四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与文学的“追悼”

第四章 从实业与金融到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的文献谱系演变

第一节 《夕阳》前四章手稿中遗留的“前瞿”表述

第二节 最初构想《棉纱》《证券》《标金》中的实业与金融

第三节 《提要》中的投机交锋与两派同质

第四节 新大纲及对应《子夜》章节中的瞿秋白影响

第五节 从《夕阳》到《子夜》

第五章 对资产阶级何以民族、经济危机何以世界的文本细读

第一节 掣肘工业发展的公债投机

第二节 困于中原大战的益中公司

第三节 因罢工而受损的裕华丝厂

第四节 资产阶级何以民族

第五节 经济危机何以世界

第六章 左翼观念下国际主义对“民族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翻印本《子夜》与“立三路线”下的阶级斗争书写

第二节 抗日统一战线语境中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叙事

第三节 “左联”时期茅盾批判“民族主义文学”的文化理念

第四节 国际主义思潮下被压迫民族的内外双重反抗叙事

第七章 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中的“五四”观念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前后茅盾的鲁迅言说

第二节 《追求》中的“多余人”

第三节 小资产阶级文学观中的“五四”时代与“五卅”时代

第四节 《动摇》中知识分子之外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第五节 茅盾小说对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失败的呈现

第八章 黄色工会与工人运动的复杂展现

第一节 黄色工会与工人运动

第二节 黄色工会中的国民党改组派

第三节 “黄色国际”与工人阶级的“变质”

第四节 夹在赤白之间的“实业党”

第五节 茅盾小说创作的多重左翼理论资源

结语 左翼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参考文献

后记

茅盾的“留”与“别”是202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妥佳宁。

得书感谢您对《茅盾的“留”与“别”》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在未来,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电子书
梦想是点亮青春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正是因为有梦想,敢追梦,才让我们的青春变得不一样。本书描写了以文学爱好者陈辰为代表的一群少年,从默默无闻到闪闪发光的心路历程。在朋友的鼓励下,“笔杆子”陈辰参加全市中学生作文比赛,并获得一等奖。用实现梦想的方式诠释了成长的意义。陈辰的获奖,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信心,也感染了周围的伙伴,激励着周围的人勇敢地追逐梦想。
行动与美学:苏珊·桑塔格的“沉默” 电子书
苏珊·桑塔格是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对美国文化界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美国文化思潮的变化与争论。
恐龙国1:人与龙的乌托邦 电子书
恐龙国,一座隐藏在风暴中央的神秘岛屿。在这奇境般的国度里,恐龙与人类共同生活和工作着……亚瑟与威尔这对父子在一趟航海旅行中遭遇台风,漂流到恐龙国。各种挑战接踵而来,他们必须一边努力适应当地生活并学习恐龙的语言和文化,一边寻找着自己在新世界的使命和责任。亚瑟决定作为学者探究恐龙国的隐秘历史,威尔则立志成为一名翼龙骑士。然而,父子二人的旅程并不像他们预想得那样顺利……
中国现代历史文学的传统与经验 电子书
本书由“现代”烛照与史乘重释、历史个案与文学典型、历史人物与形象嬗变三编组成。包含:现代中国历史文学之经验、情爱传奇与历史风云——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孔子形象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重写、勾践形象在20世纪中国戏剧中的嬗变等11章内容。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创作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在其艺术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着重探讨了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具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