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

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角度刁钻的日本近代史书写,沿着一座城市的铁路变迁,目睹帝国权力如何收缴民众生活。

内容简介

以铁道为横轴,以天皇为纵轴,以城市为舞台,分析日本近代思想史进程。

大阪,直到20世纪30年代,都在人口、经济、面积等方面,全面压制着首都东京,是名副其实的“民众之都”。但以1928年昭和天皇乘坐火车从东京到京都举办即位典礼为分水岭,这座城市渐渐被改变了。

大阪的繁荣以民间资本主宰的私营铁道为中心发展而来,沿着铁道线路,这座城市率先拥有了大型游乐园、综合性购物中心、高档郊区住宅、顶级歌舞剧场(宝冢剧团)、专业棒球体育场(甲子园),形成了足以蔑视东京的近代城市娱乐文化。

但在昭和天皇即位之后,曾以庶民商业为傲的大阪,逐渐被纳入无处不在的帝国阴影之下,成为庞大国家机器的一环。从权力中心东京出发,火车像精密仪器般,以秒为单位行进,成为规定沿途国民共时性体验的装置。人们产生了一种意识——所有的日本国民都是一个整体。在这里,铁道曾是民众生活的幸福依托,但在战争缓缓逼近之时,也必须化身运送士兵的冰冷工具……

本书的野心不在表现大阪一座城市的变化,而是要展示帝国如何通过铁道渗透到整个日本。铁道通过塑造统一的时空,构筑统一的民族认同与爱国情感。

作者简介

作者原武史,日本政治思想史学者、知名铁道宅。现任放送大学教授,明治学院大学名誉教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思想史、近现代天皇·神道·皇室历史。在对“铁路”“团地”“广场”的研究中,反对抽象的理论,提倡着眼于具体场所的“空间政治学”。

在攻读博士学位之前短暂地做过记者,以日本经济新闻社“东京社会部记者”的身份取材了昭和天皇最后的时光。

著有《可视化帝国》《团地的政治空间学》《女帝的日本史》《“民都”大阪对“帝都”东京》(三得利学艺赏)、《昭和天皇》(司马辽太郎赏)、《大正天皇》(每日出版文化赏)、《泷山自治组织1974》(讲谈社非虚构赏)等。

同时也是一名知名的左派“铁道宅”,在月刊杂志《本》上连载关于铁道的随笔,在311地震后为了支援深受打击的三陆铁道而购入了1000枚(60万日元)邮票。在庆应高等私塾读书时,因为自己出生在郊区的团地,而拒绝了学校推荐他进入庆应艺塾大学。以铁道宅和研究者的身份出演过《情热大陆》和NHK《从铁路看日本》等热门电视节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章 昭和大礼的景观

第一章 作为文化装置的私铁

1. “帝国”和“王国”

2. 由《细雪》说起

3. 关东私铁和关西私铁

第二章 “私铁王国”的黎明

1. 第五届国内劝业博览会

2. 法律漏洞

3. 两种风土

第三章 “阪急文化圈”的形成

1. 俯瞰来往火车

2. 民众之都

3. 沿线文化的确立

4. 反官思想的成果

第四章 昭和天皇的登场

1. “大大阪”的诞生

2. 昭和大礼和都市空间的演变

3. 官民协力奋进

第五章 阪急十字路口问题

1. “官”之反扑

2. 逆风

3. 小林一三社长辞职

第六章 作为“帝都”的大阪

1. 作为大阪市民

2. 天皇的视线

3. 一生一次的奉公

结论 纪元二六〇〇的景观

后记

学术文库本后记

著作译名表

文章译名表

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是2023年由光启书局出版,作者[日] 原武史。

得书感谢您对《铁道与天皇:日本近代城市的帝国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2辑) 电子书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辑。
近代中国东北与日本研究(第1辑) 电子书
东北师范大学日本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一辑。
日本侵占下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 电子书
苏崇民著的《日本侵占下东北经济的殖民地化(侵略者是怎么干的侵略者都干了什么)(精)》所论述的是日本统治东北时期使东北经济殖民地化的整个过程,书中将193卜1945年间东北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从1931年到1936年是日本将中国东北的半殖民地经济初步变为殖民地经济的阶段。日本假手伪满政权以国有名义大肆侵占东北的铁路、银行、海关、工厂、矿山和土地,形成了伪满国家资本,建立起自己的财税体系,并
近代江南城镇化水平新探:史料、方法与视角 电子书
综合史料考证、统计估算等多种方法,研究江南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状况。
科学与近代世界 电子书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的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