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详细论述了各朝代藏汉佛教交流的形式和内容,发掘文化认同轨迹。

内容简介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以唐、宋、元、明、清、近代几个大的历史朝代为纲,对藏汉佛教交流进行系统研究。在每一个朝代中,以具体的专题为目,分别就藏汉佛教之间的人员往来、思想传播、典籍译介、艺术交流、民族认同等问题进行论述。力求在整个研究工作中做到纵向的时间和横向的专题相结合,具体的研究“点”和每个时代总特征的“面”结合,历史史实的陈述和理论分析相结合。同时,在每一个时间段中,将藏汉佛教之间的交流,从形式到内容一直到最后的交流成果,都进行一个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过对藏汉佛教相互交流和影响的研究,发掘藏汉佛教文化认同的轨迹。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前言

其他

第一章 唐代藏汉佛教交流

第一节 唐代汉地佛教向吐蕃传播的方式

一 通过和亲传播

二 通过战俘传播

三 通过会盟传播

四 通过道经吐蕃求法僧人传播

五 通过派遣、征召的僧人传播

第二节 禅宗在吐蕃的传播

一 摩诃衍在吐蕃传法

二 “顿渐之诤”

三 净众、保唐禅在吐蕃的传播

四 吐蕃的其他禅宗僧人

第三节 唐蕃佛教的互为认知、影响

一 唐蕃佛教的互为认知

二 经典互译

三 吐蕃的禅宗思想及影响

第二章 宋代藏汉佛教交流

第一节 藏汉僧人之间的往来

一 作为贡使的僧人

二 北宋道经吐蕃求法的汉地僧人

三 智缘与吐蕃诸部宗教势力

四 当巴桑结与汉地佛教

第二节 广仁禅寺与藏汉佛教交流

第三节 汉地罗汉信仰对西藏罗汉信仰的影响

第三章 元代藏汉佛教交流

第一节 帝师与汉地佛教

一 参与佛道辩论

二 褒荐汉地佛教界人才

三 保护、修缮汉地佛教寺院

第二节 佛经的翻译与对勘

一 藏文佛经的写译

二 藏汉佛经勘同

第三节 汉地藏传佛教的佛事活动

第四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寺院

第五节 藏传佛教在汉地的传播区域

一 上都

二 五台山

三 江南地区

第六节 汉地佛教对西藏佛教的影响

一 合尊赵显

二 汉地佛典藏译

三 汉地佛教艺术在西藏的传播

第四章 明代藏汉佛教交流

第一节 明朝入藏的使者

第二节 汉地的藏僧

一 明代西藏的贡僧

二 长期留在京师的僧人

三 西藏上层僧侣在汉地的活动

第三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机构

一 寺院

二 番经厂

第四节 汉地的藏传佛教信众

第五节 藏汉佛经对译

一 藏文佛经的汉译

二 汉文佛经的藏译

第五章 清代藏汉佛教交流

第一节 清代诸帝与藏传佛教

第二节 北京的藏传佛教

一 驻京呼图克图

二 北京的藏传佛教寺院

第三节 五台山的藏传佛教

第四节 承德的藏传佛教

第五节 汉藏佛教典籍的互译

第六章 民国时期的藏汉佛教交流

第一节 藏传佛教在内地的传播

第二节 入藏求法的汉僧和藏汉佛教交流的加强

一 入藏求法高僧

二 汉藏教理院

三 宗喀巴在汉地的影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朱丽霞。

得书感谢您对《藏汉佛教交流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欧美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欧美近现代史学科2016-2017年在国内完成的成果汇集。本书为系列文集的第1辑,共收入20篇文章,均是已发表过的。这些文章涉及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欧及中美关系研究领域,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或属于国内前沿问题,或在传统研究领域内有所突破。这些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过去研究的一种思考与总结,也有利于推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继续研究。
海洋史研究(第12辑) 电子书
本书主要探讨了近代基督教、国际法在亚洲的传播及其对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国家转型的重要作用与影响,近代早期越南与日本关系、越南明乡人与地区发展,西班牙对日通商、中英茶叶贸易与澳门问题、中国与大洋洲地区新辟海上航路,清代海防舆图,藏人首部世界地理著作《世界广说》,朝鲜、日本对中国海盗、海军等情报的搜集,《申报》记者对光复初期台湾的全方位观察,海盗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等。
口述史研究(第3辑) 电子书
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辑。
海洋史研究(第9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9辑。
海洋史研究(第11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第1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