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化是开放的,是可融合、吸收和借鉴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融是拉近人们心灵距离最有效的媒介。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带着《古兰经》和香料,从遥远的阿拉伯世界来到中国,将阿拉伯文化之核心——伊斯兰教根植于中国大地。从那时起,曾在人类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两种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相互交融、共存。因此,外来文化本土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专题。本书用阿拉伯文撰写,首先阐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髓—— 儒、道哲学思想中的世界观、人性论、道德观等思想,然后介绍了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着名的穆斯林学者代表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的生平以及他们将伊斯兰教教义与道家、儒家思想融会贯通、重新发挥其义的经典之作:《正教真诠》《天方典礼》《清真指南》和《大化总归》;最后阐述了他们在当时时代背景下,如何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思想精髓与中国传统思想在世界观、人性论、道德观等方面有机融合的方法与特点,以及他们通过汉学传西学,“本韩柳欧苏之笔,发清真奥妙之典”的巧妙所在。
文化的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本土化专题研究:阿拉伯文是2014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唐雪梅。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的传承与交融:阿拉伯文化本土化专题研究:阿拉伯文》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