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与墟镇神圣空间的建构

中国乡村与墟镇神圣空间的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文章展示不同地区极为相似的礼仪空间,即当地宗族都有一套说辞,作为控制当地神龛和庙宇的理由,且佛寺在礼仪空间内扮演重要角色,与祖先祠堂和庙宇呈三分天下之势。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1年11月举行的“中国乡村与墟镇的建构空间——神圣之角色”研讨会的论文选集,内容涉及山东、山西、江西、安徽、广东、广西和湖南,文章所展示的不同地区的礼仪空间,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即当地宗族都有一套说辞,作为它们控制当地神龛和庙宇的理由;虽然不是每篇文章都描述宗教仪式,但从中可以看出,乡村都有交给仪式专家承办的宗教仪式;佛寺在礼仪空间内扮演重要角色,与祖先祠堂和庙宇呈三分天下之势。

作者简介

作者科大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教授,除著有本书外,还是Down to Earth: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95)一书的主编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鸣谢

作者服务单位

序论

礼仪空间的相似之处

华北的两宗个案

华中和华南的三宗个案

与西南非汉民族有关的两宗个案

结论

第一章 明清以来绩溪县竹里信仰空间的建构与民众祭祀生活

竹里村的地理环境

竹里周氏的发展脉络

竹里信仰空间的建构与会社活动的开展

结语

第二章 村落空间与民间信仰——明清山东东阿县苫山村的民间信仰

苫山村的空间坐落

族群构成

庙宇的聚合

苫山族群与民间信仰

余论

第三章 “世宦之里”——山西定襄北社村的士绅与祭祀空间

地理与居民

多层次的祭祀系统

士绅崛起及李氏宗族的发展

信仰的士大夫化

洪福寺:多姓多村语境下的士绅

歇马殿的演变及李氏的角色

跨村落的祭祀组织

结语

附录

第四章 村落的空间建构:江西宁都东龙村个案研究

风水与家族

建祠修谱

村落布局

礼仪生活所见的活地理

小结

第五章 法术的庇佑:湘中冷水江苏姓村落的仪式与地理空间

前言

冷水江岩口镇的乡民与社区

祠、庙、地主与家主

庆家主的仪式

入住与定居:岩口苏姓社区的发展

结论

第六章 祭祀空间与地域社会——雷州雷祖祠及其周边乡村的灵物、神庙与祠堂

作为长房的亿年村

雷裔陈氏的其他房支

对雷祖祠附近陈姓乡村的总结

镜子的另一面:英山陈氏

麻扶赛端阳:地头与雷祖

结论:乡村空间的流变与重叠

第七章 金龙布傣的村落、信仰与仪式空间——以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横村的“求务”为例

前言

广西金龙的布傣

金龙横村板逐屯及其村落的祭祀空间

布傣的宗教信仰及其信仰空间

金龙布傣的峒与求务

讨论

第八章 边缘群体的认同:19世纪广西边境上以“亭”为中心的“京族”社区

巫头村哈节

巫头村全年宗教节庆活动

巫头村“灵光禅寺”与地方社会的发展

巫头村及其附近岛屿居民建立国家认同的过程

19世纪“三岛”建“亭”的历史

结语

中国乡村与墟镇神圣空间的建构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法)劳格文。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乡村与墟镇神圣空间的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华民国史研究(第2辑):民国时期的法律、社会与军事 电子书
从法律及军事的角度切入,探讨民国时期政治体制的内在运作、党国范式等方面。
从胡地到戎墟.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勾连政治史、民族史维度,深度探讨安史之乱与河北胡化问题。
历史再现与身份认同:以新时期以来的“蒙古历史叙事”为中心 电子书
新时期以来,“重述历史”是当代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中同时出现的重要文学现象,其中又以“蒙古历史叙事”最为典型。
民国史研究(第1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民国时期历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
民国研究(2017年春季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学术界对中华民国时期史实与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