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规制

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规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初步建立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研究框架。

内容简介

个人数据成为当今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需求日趋旺盛。而个人数据的被滥用和黑市交易的普遍存在与猖獗,使得个人数据隐私保护呼声日益高涨。本书围绕销售许可机制、隐私泄露举报机制和隐私泄露溯源机制三大主要机制开展研究,从政策、法律、制度、技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建立了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研究框架,奠定了信息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理论基础,为促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作者简介

作者王忠,教授,195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讲授了金属和合金的物理性能、金属电子显微分析技术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材料)等课程,具有长期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为什么要重视大数据下的个人隐私

1.1 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1.2 什么是大数据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2 大数据时代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

2.1 隐私

2.2 大数据产业

2.3 个人数据交易

2.4 述评

3 大数据环境下个人数据概述

3.1 个人数据的特征与分类

3.2 个人数据的使用价值

3.3 个人数据的应用领域

3.4 个人数据的利用流程

3.5 大数据技术对个人数据的影响

4 个人数据隐私规制的国际经验

4.1 法律法规

4.2 行业自律

4.3 技术创新

4.4 启示

5 中国隐私观念调查分析

5.1 抽样概况

5.2 隐私内容

5.3 隐私关注

5.4 隐私信任

5.5 隐私泄露

6 个人数据隐私规制总体设计

6.1 利益相关者分析

6.2 个人数据搜集的隐私规制

6.3 个人数据处理的隐私规制

6.4 个人数据交易的隐私规制

6.5 个人数据应用的隐私规制

6.6 总体机制设计

7 个人数据销售许可机制

7.1 许可机制概述

7.2 作用机理

7.3 机制设计

8 个人数据隐私泄露举报机制研究

8.1 举报制度概述

8.2 作用机理

8.3 建模分析

8.4 对策建议

9 个人数据隐私泄露溯源机制

9.1 隐私泄露溯源性界定

9.2 作用机理

9.3 溯源信息传递博弈模型

9.4 溯源路径分析

9.5 个人数据溯源管理体系构建

9.6 溯源机制设计

10 保护个人隐私,我们应该做什么

10.1 结论

10.2 展望

附录一 网络隐私保护调查问卷

附录二 访谈提纲

后记

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规制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忠。

得书感谢您对《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规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十一辑) 电子书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刊,1999年创刊,2011年改为年刊。主编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徐世虹教授。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电子书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法学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相关讨论。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第九辑) 电子书
以中国古代法律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收录海内外学界相关主题的原创性学术论文、书评和研究综述。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古代法律碑刻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辑,以古代法律碑刻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