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 电子书

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

9.9开通会员

编辑推荐

详细讲述泛血管生物学、流行病病因学、病理学与血管病的诊治原则。

内容简介

21世纪初,国内外学者对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等器官疾病的诊治潜趋共识。从血管性疾病的系统性、整体性考虑,提出了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概念。这对泛血管医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从系统生物学整体观,以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病变及受累靶器官的影响为主线来认识、理解、探讨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及其相互关联与转归,从而在疾病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个体、人群及它们所处内外因素等,找出不同层面系统中如何进行"重构与稳态"这一动态平衡过程的关键,同时制订个体化诊治方案,达到血管健康或稳定的亚健康,整体提高民众的身心健康水平。 本书共分总、各论两篇,第一篇从血管的"本构与重构"、"生态与稳态"、"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普通与特殊"和"共性与个性"的角度分述泛血管生物学、流行病病因学、病理学与血管病的诊治原则,以期通过以点带面、由表及里、求同存异、稳中有变的循证方式来了解血管"结构(本构)与功能"、"重构与稳态"及相互联系,从而更好地阐述泛血管系及其发病真谛,为临床服务。第二篇围绕心、脑、周围血管几方面临床常见疾病,简述目前常规诊疗要点,适当根据编者临床经验和体会引出各病的合并症发生、防治和处理要点,亦提一些问题来讨论。

章节目录

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是2018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葛均波。

温馨提示:
1.本电子书已获得正版授权,由出版社通过知传链发行。
2.该电子书为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电子书内容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下载。
3.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得书感谢您对《泛血管医学——概念及常见疾病诊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 电子书
该规范集高血压健康宣教、技术指导与管理评估于一体,着力打造“医防康管”体系,强化高血压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将高血压病预防的关口前移,争取实现疾病预防、健康管理与诊断治疗无缝衔接,提高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血压控制率,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从治到防的全新升级,打造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中国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南(2021) 电子书
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漫画,精炼的内容选材,向读者深入浅出的介绍了高血压防治知识。该书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从维护健康的角度,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知识和干预指导,所述内容均为科学共识的科普版,在指导、教育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但是目前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然较低。互联网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针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如何做好准确、生动、大家愿意看、看了不会忘的科普?这是
冠脉药物涂层球囊精选病例解析 电子书
本书以案例的形式阐述了药物涂层球囊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 电子书
本书针对心血管介入医生,介绍了血管内超声这一心血管介入医生必须掌握的技术。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2017 电子书
一方面详细解说了各项特殊技术的操作细节和各种器械的规格和特性;另一方面,通过对近两年大量高水平病例进行回现并辅以专家点评的方式,系统阐述了针对不同病变类型如何把握适应证和正确选择介入策略和器械,对于进阶者进一步规范技术、提高水平有很大帮助。《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2013——进展与病例分享》(以下简称“2013版”)是继CTOCC2009年出版《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一书之后,另
谈医说病:渡边淳一的疾病防治观 电子书
渡边淳一专访日本医学专家,健康自查与疾病防治的生活指南,认知自我与医患关系的心得分享。
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5 电子书
本书为长城国际心血管学会议用书。是针对中国心血管诊疗领域的核心问题,总结1年来心血管领域出台的专家指南和共识。本书由若干心血管领域的专家指南和共识合并而成,对我国心血管临床工作有着关键的指导意义。指南和共识涉及心血管领域的多个专题,例如房颤的处理、心血管药物的应用、胸痛等症状的评估和处理等。目前,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以心血管疾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仍是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
全血和成分血使用标准释义 电子书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临床用血管理和技术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9月颁布“全血和成分血使用”标准,2019年4月1日实施。本书以标准解读为主线,从标准制定的背景、主要出发点及主要思路出发,对标准的主要内容从原理、循证医学的证据、国内外标准的比较我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以增强标准的可读性和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