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分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封锁”“禁运”的历史背景及具体情况,以及新中国为应对封锁禁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生动的史料和丰富的数据回溯了新中国被封锁禁运以及中国应对的过程。本书吸收了近年来披露的相关文献资料,特别是新中国应对封锁禁运的背景材料,包括国际背景方面的中苏关系、朝鲜战争、中美关系以及中共党史、国史和经济史的相关资料;还包括了新中国建立前夕解放区的外贸政策等。研究的范围从外贸领域扩大到相关商品生产和国内市场流通领域。

作者简介

作者董志凯,1944年出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跻身国际市场的艰辛起步》《新中国工业的奠基石——156项建设研究》;主编和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1952)》《1949—1952中国经济分析》;副主编和撰写《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常务副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跻身国际市场的艰辛起步》序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历史趋势

第二章 新中国遭遇经济封锁

一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立

二 “巴统”对中国封锁的开始

三 朝鲜战争前的初步封锁

四 朝鲜战争爆发后封锁禁运升级

第三章 外贸方针的制定和人民海关的建立

一 新中国外贸方针的制定

二 人民海关的创建

三 外贸机构的设置

第四章 外贸方向的变化与工业布局的调整

一 “一边倒”方针的提出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二 抓住机遇,从苏联、东欧引进设备与技术,提高自力更生能力

三 工业布局调整

第五章 外汇、侨汇的经营管理

一 外汇管理

二 外汇经营方针

三 侨汇管理

第六章 对外贸易方式的调整

一 由解放区的易货贸易到新中国成立初的结汇贸易

二 为对抗封锁转变贸易方式

三 多种贸易方式的灵活运用

四 提出严进宽出、先进后出、奖出限入、扶助生产的原则

五 对重要出口物资实行统销,争取国际市场有利地位

第七章 针对封锁升级的应急措施

一 提出应对美国封锁中国经济的七条对策

二 抢购抢运物资,减少外汇损失

三 发挥私营进出口商的作用

四 利用多种经济成分,突破封锁禁运

五 加强对外汇、侨汇的管理

六 发挥华润公司的反封锁禁运作用

第八章 发展远洋运输业,开办国际铁路联运

一 远洋运输业在封锁禁运中创建

二 沿海港口的恢复和建设

三 国际铁路联运的开办和发展

第九章 积极发展对中国香港、澳门的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一 促进内地与港澳贸易

二 支持华润等驻港澳外贸机构在反封锁中提高竞争能力

第十章 在东南亚打开突破口

一 同锡兰的贸易关系

二 同印度的贸易关系

三 同巴基斯坦的贸易关系

四 同新加坡的贸易关系

五 同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关系

六 亚非会议助力突破封锁

第十一章 开拓对西方国家的民间贸易和政府贸易

一 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的召开

二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成立

三 努力开拓对日本、西欧、北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贸易和政府贸易

第十二章 全面封锁禁运的破产与应对封锁的历程尚未终结

一 全面封锁禁运的破产

二 被封锁与被扼制的历程尚未完结

第十三章 封锁禁运中的对外经贸效益

一 封锁禁运给新中国对外经贸造成的损失和不利影响

二 外贸总额呈增长趋势

三 国家工业化在封锁禁运中起步

四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民族自强意志被普遍激发

五 加快了进出口业国营成分提高的进程

第十四章 历史的几点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董志凯。

得书感谢您对《应对封锁禁运:新中国历史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明清徽州灾害与社会应对 电子书
本书探讨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灾害实态、社会的灾害应对及其相关问题。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修订本)(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文史哲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将历史文献分析、地理学田野考察方法以及人类学思想观念相结合,从地出发,站在人的立场上,观察并分析区域历史发展进程与地理面貌的演变。
历史哲学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在厦大开设“历史哲学”课程的讲稿整理而成,是我国第一本以”历史哲学”命名的学术著作。朱谦之在此书中不仅系统阐发了他的历史哲学理论,而且还运用历史哲学的理论方法来解析世界哲学的发展历程。与梁漱溟探寻东西哲学的不同发展路向有所不同,朱谦之则探寻东西哲学的共同发展路向。
乡路漫漫:20世纪之中国乡村(1901~1949)(全2册)(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电子书
本书侧重于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结构性变迁的相关性研究。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