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国的抗战也激励了亚洲和世界人民为民族独立而奋斗。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6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主办的“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国际学术论坛的论文集,围绕中国抗战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日本“大东亚战争”论的批判、二战中的英美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中国抗战的政治与外交等论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学者认为,中国抗战对于亚洲和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对于亚洲和世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对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汪朝光,1958年生,江苏南京人,1982年2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1984年12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此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为近代史所研究员。著有《中华民国史》第三编第五卷,《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十卷等及学术论文数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关于“大东亚共荣圈”的几点思考

战时日本对亚太地区的殖民统治机构之演变

1854年《美琉修好条约》与近代美琉关系演变

近年来日本国内的战败原因研究评析

东京审判对日本在亚洲战争暴行的揭露

无尽的追问:史料的连环解读

抗战史和二战史视野下的战后中国对日索赔

抗日斗争中韩中国际联合的历史意义

二战时期朝鲜独立运动在确立新的民族认同方面的探索

抗日战争与韩国独立运动

中国与战后亚洲秩序的重建

中国抗战与越南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1937~1945)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Vietnam,1940-1945

太平洋战争前后英日殖民统治与马来亚独立建国运动

觉醒与抗争记:“另一些”新马风云人物

日侵时期新马华人的受害与抗争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对缅甸的接触与政策

国民政府战时对缅关系及对印缅民族独立运动的关注

Independence Movement in Myanmar and World War Ⅱ(1939-1945)

The Indies Warfront:Anti-Japanese Campaign in the Chinese Press in mid-1930s

留学与独立:二战时期日本从东南亚招募的“南方特别留学生”

中国抗日战争对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支持

从蒋介石访问印度看其亚洲观

抗战与建国

关于全面抗战前长江流域民众反日问题

通敌与抵抗之间:1940~1942年阎锡山与日本关系的历史考察

「満洲国」と蒙古独立—「五族協和」思想の矛盾

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汪朝光。

得书感谢您对《再认识与再评价:二战中的中国与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钻石、黄金与战争:英国人、布尔人和南非的诞生 电子书
一部现代南非诞生的血泪史,一个关于巨大财富、原始权力、欺骗和腐败的故事。带你穿越19世纪,见证财富的发现和种族的冲突。
上海之声:二战时期来华犹太流亡者的心声 电子书
一幅犹太难民在上海生活的完整画卷,一部大屠杀文学史上独特的文献。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25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25辑。
帝国的角落:英国租占威海卫研究(1898~1930) 电子书
要而言之,英国租占威海卫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而是列强在华竞争时代来临、英国在远东政策调整、英国殖民史这一系列更大视野中的一个局部。
万国争先:第一次工业全球化 电子书
概述全球工业、帝国和经济变革,与地方经验、身份认同的相互联系,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全球化体系造成的灾难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