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美国科学·生命科学·一年级"搜索结果
多肽与生命科学 电子书
  • 佘广宇 主编
  • 一部以系统介绍多肽及其生物活性为主要内容的专业书籍。
中国慢性呼吸疾病流行状况与防治策略 电子书
  • 中国医学科学院 等编
  • 本书以大量坚实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状况、主要病因、常规诊疗和预防方法、相关防治政策、专业人员及医疗机构状况,并对比国际相关研究,参考成功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策略建议。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3) 电子书
  •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编
  • 本书分别对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体育学科在2020-2023年的整体发展、重要突破、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分析和总结。
植物DNA条形码前沿探讨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DNA条形码(DNABarcoding)最早由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PaulHebert等于2003年提出,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前沿学科之一。DNA条形码是利用标准的基因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鉴定的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加剧,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理解和认识生物多样性的要求日益迫切,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作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已成为普遍的需求。植物D
科技创新:科学优先还是技术优先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一般说来,科学与技术本没有什么优先不优先的问题,而且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叉;另外,优先与不优先与重要不重要并不相等同。优先也许是重要的,但非优先不等于不重要。在实践中,突出重点也许常常与优先挂钩得多一点,但是重要和优先不一定完全挂钩。科学优先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反过来说,技术优先也不能说科学不重要。优先问题只是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内决策权衡的重点放在哪里的问题。而且事实上在某个具体的历史时期,或某
土地生态学:生态文明的机遇与挑战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土地生态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学科,它的主体是土地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土地生态学以土地———这一自然社会经济综合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在土地上的传输与交换,通过生物、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土地生态结构和功能、土地生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土地生态格局,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服务。
“冷聚变”争论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冷聚变”是一个颇为敏感且备受质疑的话题,也是当前科技界应当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2008年4月8~9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以“‘冷聚变’的争论”为题在北京召开了第l7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邀请了许多专家学者就此问题进行自由讨论。会议就氢、氘气体放电实验出现的许多奇异现象(如异常x射线谱线、超热、新核素生成等)和其理论解释(如“小氢原子模型”、“P.e—P等束缚态模型”),以及其他的实验现象和理论
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信息科技与教育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目的是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两天的沙龙,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电子书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遗产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天天会面对。多种资源相互制约的结果,新的发展往往并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常常会表现为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还很强烈。
中国国情报告(第3辑):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 电子书
  • 本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情报告”系列辑刊的第三辑,包括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当前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2014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与地方基层人民政府合作建立所级国情调研基地59个。所级国情调研基地的任务是长期跟踪调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状况、积累调研基础数据、提供对策建议。书中选取2016年度所级国情调研基地取得的调研成果,资料权威、分析精辟,对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
七十年中国健康发展之路 电子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 内容包括:健康水平70年发展;70年疾病谱的变迁;健康保障与服务水平的发展;健康中国与医学科技;健康中国与健康行动等内容。内容涵盖了大量数据,图表;时间轴长,涵盖面广。将会是健康卫生领域权威的参考书籍。
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研究文丛 电子书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 本书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与党政关系、党的思想宣传与文化建设、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建设、党的教育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国外共产党与社会主义形态探索。
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工作坊(2015) 电子书
  • 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 编
  • 本书所遴选文章涉及电影文化、乡村教师形象、粉丝文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唐诗和明诗、礼乐观念等领域,并从各个不同的视角思考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点面结合,中外比较,从中得出有一定见地的结论,值得学术界的借鉴。各篇文章作者都注重对研究过程进行阐述,如详细记录、分析主题选取、材料发现、导师指导以及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对如何做好学位论文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基于RISC-V在线实训) 电子书
  • 组编
  •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其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具有强支撑作用,是强化读者计算机系统能力、分析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作者本着“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验目标系统化、实验平台虚拟化、课程实验在线化、实验过程游戏化”的原则,历经十年持续的实践教学改革,开发了一系列原创的硬件在线仿真实验,建立了立足计算机系统、逐层递进、以设计型实验为主导的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指导——基于RISC-V代理内核(在线实训版) 电子书
  • 组编
  • 本书为基于RISC-V代理内核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教材,实验分为设计基础实验和挑战实验两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RISC-V体系结构、PKE实验和实验环境配置、中断处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系统。本书采用RISC-V代理内核在实现代码规模极简化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可操作系统在概念和功能上的完整性,有助于学生将实验重点放在操作系统重要概念对应的实现。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操作系统课程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课版) 电子书
  •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组编
  • 本书内容结合微电子产业和计算机硬件产业的最新发展现状和技术前沿,注重基础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相结合,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划分,全书共9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由第1~3章组成,包括基本知识、逻辑代数基础、半导体与集成门电路;第二部分是数字逻辑电路的经典设计和分析方法,由4~8章组成,包括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信号产生与变换电路、数模和模
中国法治三十年(1978~2008)(第2版)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编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民主政治是法治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从“人治”走向法治,从法制走向法治,走向依法治国的三十年。本书全面概括了中国法治发展的三十年历程,从立法、依法行政、司法改革、宪法、人权、经济法治、社会法治等领域,深刻总结了三十年法治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是一部观察和研究新时期新世纪中国法治建设的不可多得的理论著作。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 电子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编
  •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中国经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自2012年立项以来,全体成员精诚合作,力图从转型期文学史研究、民间视角与经验研究、文学经验与价值研究、域外与本土深度互动四个层面,遵循社会史视野和思想史考察相结合的路径,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根本特征,从中淬炼出与20世纪革命大潮相伴而生的中国经验,以资当下中国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建。本书是上述议题协同研究的第一次结集。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