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赵树理文学与乡土中国现代性"搜索结果
重读赵树理 电子书
  • 郝怀明
  • 本书力求展现赵树理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为维护人民大众的权利和利益,为民生和民主,为人的自由、尊严和幸福而奋斗的一生。
赵树理文集:文艺与生活 电子书
  • 赵树理
  •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启蒙实践研究 电子书
  • 赵凌河
  • 展现新文学创作的各种现代性实践形态,剖析新文学批评的现代性实践属性。
赵树理文集:焦裕禄 电子书
  • 赵树理
  • 《焦裕禄》为赵树理的剧本集,取其中一篇《焦裕录》为书名。这本剧本集收录了《韩玉娘》《万象楼》《十里店》《焦裕禄》等六部赵树理的剧本。这些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66年,影响深远。《焦裕禄》,是赵树理看了晋城县剧团排演的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的同名本子,认为剧中把焦裕禄神化了,于是,他深入兰考,到群众中去采访焦裕禄事迹,并写出了前三场,但终因陷入创作困境而辍笔。赵树理1964年6月动笔开始创作《十里店
赵树理文集:谈兴趣 电子书
  • 赵树理
  •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赵树理文集:红绸裤 电子书
  • 赵树理
  • 本书是赵树理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悔》《白马的故事》《毛驴和鞋子》《福贵》等四十余篇赵树理的短篇小说。
现代性的哲学反思与“中国现代性”建构 电子书
  • 张艳涛
  • 本书立足人类文明视野审视“中国现代性“建构问题。“中国现代性”建构源自对“西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从哲学高度看,“中国现代性”与“西方现代性”既有共同点,也有本质区别。比较而言,“西方现代性”是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性,“中国现代性”是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性。正是基于此,“中国现代性”建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
赵树理文集:三里湾 电子书
  • 赵树理
  • 立志做“文摊匠”的赵树理,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赵树理文集:书信·自传·讲话 电子书
  • 赵树理
  •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
“锻炼锻炼”赵树理小说选(1958-1963) 电子书
  • 赵树理
  • 本书为“赵树理小说选”的一本,收录了赵树理1958年至1963年间创作的8篇中短篇小说,包括《“锻炼锻炼”》《老定额》《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杨老太爷》《张来兴》《互作鉴定》《卖烟叶》。
田寡妇看瓜 电子书
  • 赵树理
  • 本书为“赵树理小说选”的一本,收录了赵树理自1947年至1950年间创作的7篇中短篇小说,即《刘二和与王继圣》《小经理》《邪不压正》《“关公”制住“周仓”》《传家宝》《田寡妇看瓜》《登记》,其中《田寡妇看瓜》以一种温和的笔调,展示了中农田寡妇和穷汉秋生之间的细微的摩擦,突出表现了劳动群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传家宝》以李成娘与金桂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农村妇女解放而当家做主的主题。塑造的诸如
赵树理文集:小二黑结婚 电子书
  • 赵树理
  •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传家宝》等十篇赵树理的小说。
赵树理文集:布谷鸟 电子书
  • 赵树理
  • 赵树理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戏曲、诗歌、杂论等200余万字。他的小说,大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代表作有《三里湾》《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2019年9月23日,赵树理长篇小说《三里湾》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为了全面反映赵树理的文学成
乡土情缘 电子书
  • 张炳辉著
  • 本书收录了作者201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散文作品80余篇,分为“草木情”“人世间”“凡人记”三部分,书写记录了作者家乡安徽宿州的山川草木、风俗、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沉而真挚的爱。作者通过质朴自然的文字,激活并延续了宿州这片土地上的传统和文脉,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宿州的文明现场,让我们看到了宿州大地上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存在,在加深我们对宿州这一特定文化场域中自然、社会、世情、人物的认识之外,更为
企业刑事合规指南:制度建设、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 电子书
  • 代现峰
  • 本书共分为四编,第一编对企业刑事合规的概念、价值进行论述,并对我国企业刑事合规的发展历程和涉案企业合规的适用进行了介绍。第二编为静态部分,介绍了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第三编为动态部分,从企业刑事合规动态运行的角度,梳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的刑事法律风险。第四编为企业刑事合规文化建设,分析了企业刑事合规文化的概念、地位及培育合规文化的方法。
思想的乡愁:百年乡土文学与知识者的精神图像 电子书
  • 苏沙丽 著
  • 本书从知识者自身的现代性体验出发,将他们看作是由传统到现代社会转型中,有着较为深刻体验的人。从而进一步探讨知识者与乡土文学之间的内在精神结构,即他们在塑造农民形象、书写乡土历史和文化时呈现的思想图像。在他们的文学世界,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知识者的情怀与责任,知识者与乡土、与传统、与农民之间的复杂关系及情感;也可以看到在乡村的物质与精神同处于现代境遇下,知识者做的社会及文化思考,针砭、批判,或怀想、留
李元昌与乡土教育 电子书
  • 李元昌
  • 本书讲述了教育家李元昌成长的故事,主要从“我的成长之路”、“我的教育观”、“走进课堂”、“社会反响”等几部分全景式反思其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和专业人格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实践过程。
农业民俗研究:节气、农具与乡土景观 电子书
  • 主编
  • 本书分为三部分,“节气研究”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及其现代传承、海外传播,二十四节气歌谣谚语的流变及其与农业民俗的关系,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保护等内容;“农具研究”主要包括民具学的发展研究,通过实例研究农具与农民、与民俗的关系等;“乡土景观研究”主要包括日本乡土景观研究方法及对中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借鉴意义,太湖东部平原“浜村相依”、哈尼族梯田文化、兴化垛田等方面的实例研究。
松岗听涛——在校园与乡土之间 电子书
  • 陈春声著
  • 走向历史现场、跨越时代差异与古人对话,以"历史"的名义关怀"当代";体验学术创造的愉悦,认识人文学科的"有用性",提升人文的竞争力;做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开创学术的新气象"。
流变的乡土性 电子书
  • 熊凤水
  • 展现快速转型时期中国乡土社会变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