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书 - 好书推荐、正版图书免费阅读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VIP会员
新书
快讯
注册 | 登录
100 条"岭南本草新录"搜索结果
岭南本草新录
刘克襄
电子书
新食疗本草
杨力
食物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临床运用广泛。唐代孟诜有《食疗本草》传世,《新食疗本草》古为今用,奉献上百种常用、常见药食两用食物。特别介绍了增强免疫力,调节胃肠功能,清咽润喉、保肝解毒、抗种瘤等药食。内容包括各种食疗本草的营养成分、食疗药效、常用验方偏方,使读者通过合理饮食自我养生、延年益寿、防病治病。本书配有四色精美药食图谱,由养生专家倾力推出,兼具权威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电子书
本草备要
汪昂
《本草备要》为清·汪昂撰于1683年,增订于1694年。《本草备要》为临床实用中药著作,自刊行以来,风行海内,其刊行版次之多,为古代药书之冠。该书选药精当,突出重点药效,使用方法翔实,既适合于初学中医药者,也是中医人员实用便捷的临床用药参考书。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该书据汪昂增订原本整理。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分列8部(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虫鱼、人
电子书
山居本草
王鹏
新安医学是有代表性的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之一。新安位于古徽州地域,自南宋至清末,新安医家秉承儒学之风,勤于实践探索,勤于著书立说,形成自身特色,为中医药学的传承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800多年绵延不断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有志记载的医家800余位,医籍800余种,现存者近400种。本次《新安医籍珍本善本选校丛刊》是从现存新安医籍中选取9种在文献版本、医学学术上均具有较高价值的珍善本医籍,通过研究整理校
电子书
食疗本草
(唐)孟诜著
《食疗本草》原典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满足了人们通过日常饮食中的各种食物达到祛病、养生、保健目的的需求。主要内容包括:盐、石燕、黄精、甘菊、天门冬、地黄等。
电子书
得配本草
洪炜
《得配本草》由清代三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严洁、施雯、洪炜相互切磋,共同撰成于1761年。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小眉山馆刻本《盘珠集·得配本草》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0卷,载药655味。每药记载畏恶反使,主治功能,配伍运用,辨药优劣,炮制,禁忌,怪症专治等与临床用药紧要内容。其中尤以药物的简单适宜配伍有特色,故书名为“得配”。内容简明实用,用药经验丰富,对临床灵活
电子书
本草原始
李中立
本丛书由“中医临床必读丛书”精选而来。该丛书畅销十余年,累计数百万销量,久居图书畅销榜前列。《本草原始》由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中立撰绘,成书于1612年。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年(1612)作者亲手书画原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整理。共12卷。述药508种,分草、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人十部予以介绍。作者针对当时已很普遍的医药分家、医不知药的现状,编绘《本草原始》,旨在讲述药物本原(即药
电子书
史鉴录.新~南北朝
《史鉴录》编写组编
本书包括王莽的币制改革、刘秀柔道治国、强项令董宣、单车就路、袁安断狱公平、寒朗冒死伸冤、陈宠持法为轻、王涣的治县之道等内容。
电子书
南岭论文集
南岭 著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作者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集中讨论了中国城市土地从无偿使用到使用权的商品化,城市地租分配及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主体、运行机制做了阐发;对中国国有经济改革的模式、路径、实现形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讨论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相关改革及理论研究特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作者所讨论的问题“还在路上”,仍然具有深入挖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电子书
中华本草:汉英对照
庞博
丛书精心选取内容,从中医药历史、本草、诊疗和养生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历史传承、特色优势和优秀成果,向世界推广中医药文化。《中华本草》分册对于中药的起源、药性、产地、采集、贮藏、炮制、配伍、剂型、剂量、用法、禁忌等进行了概述,并融入药食同源、保健中药、名贵药材等中药本草特色专题,对于33味居家常用的保健中药进行了介绍,每味中药又细分为广医药师谈选药,广医医师说功效,广医专家话食疗等专项,内
电子书
善用本草养脾胃
陈延
本书从“细解本草”“本草功效”“活用本草”三方面立体地展现每一味生活中触之可及的本草,将中医隐藏于生活中的智慧一一点拨出来,使读者在通晓本草效用与使用原理之后能举一反三,将食疗应用得更为灵活广泛。
电子书
岭南岭北·清平记
虞宵
本散文集作者从自己往返岭南和岭北之间的城乡与都市的独特视角出发,描写了现代人与事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求索、精神衍变等,书中还包括作者近两三年亲自赴家乡粤北山区采写婚恋的纪实文本,具体收录了《显山·露水》《庚子城“记忆”》《宵夜记》《台风记》《因为南,所以北》《夜歌》等文章。
电子书
岭南传统天灸大全
徐振华
天灸是通过在人体皮肤或腧穴贴敷药物以产生刺激,起到防治疾病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本书由广东省、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代表性传承人符文彬教授团队组织编写,从岭南传统天灸疗法的源流、天灸的种类和材料、天灸药物的制作、天灸的作用机制、岭南传统天灸的现代传承与推广应用、病症治疗、预防保健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释岭南传统天灸疗法,适合于中医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电子书
临夏本草图录(下)
主编
本书收载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共计903种,中药材资源1135种,首次发现雪茶、关防风等当地史料中尚未记载的多个品种。
电子书
《本草纲目》医案译注
徐荣鹏
医案翻译保存临床经验,阐释医理,古为今用。
电子书
清代辨义本草二种
周云逸
①内容:本书所收清代《药品辨义》《药义明辨》两书,为辨义本草代表作,目前尚无校注本。《药品辨义》记载225则药物条目,《药义明辨》收录药物300种。两书均以探讨药物生效之理、临床用药之理为主,收药精而少,论说简而明,属临床实用简要药书。②权威性:郑金生先生拨冗作序,并给予学术指导。校注者将历史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本草文献研究,多有与中医文献学者不同的视野与见解,得到郑老的肯定和赞许。③思想性:辨
电子书
岭南传统建筑技艺技能实践
刘光辉等
千百年来,岭南传统建筑工匠经过辛勤的劳动,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和人民生活特点,发展并创新了一批极具地方特色、风格独特的建筑装饰技艺,主要以灰塑、陶塑、石雕、砖雕、木雕、嵌瓷和彩画七种技艺为主。本教材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文化和实操两个方面着手,配合大量精美的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灰塑、陶塑、石雕、砖雕、木雕、嵌瓷和彩画这七种岭南传统建筑技艺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种类、题材、风格特点和建筑载体)、工具
电子书
《增补食物本草备考》校注与研究
郑洪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对《增补食物本草备考》的校注与研究。该书由广东著名医药学家何克谏与其侄儿何省轩共同编撰,以清代杭州沈李龙所著《食物本草会纂》为基础,进行节要和增补,与原书相比,新增加条目六十款,并对部分药物的名称、性味等有所删减和增补,其中增加了不少岭南地区食疗经验。此外还在以药名为条目的基础上,增列专门的“食治方”一节,按中医病机分为13类,如“风类”有13种食治方,包括苍耳子粥、葱粥、乌头粥等
电子书
《证类本草》与宋代学术文化研究
周云逸 著
本书利用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把握宋代本草学巨著《证类本草》之前的本草学史的基础上,深入考察《证类本草》成书的历史背景、主要体例和重要传本,系统梳理《证类本草》征引的宋代文献,多角度、多层次地将其与宋代方剂学、训诂学、道教、史学、文学相关著作进行对比研究,揭示《证类本草》的本草学价值、文献辑佚价值及其体现的宋代本草学的特征及隐患,有助于深化宋代医药史、文化史的研究。
电子书
时光本草 国风水彩植物绘
鱼贤
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从水彩插画创作工具入手,引领读者进入水彩绘画的世界;第2章讲解了绘制水彩插画的基础技巧;第3章讲解了国风元素的水彩绘制方法;第4章和第5章,从简单的单朵花卉绘画技法练习入手,逐步增加技法难度,向读者展示了16个国风水彩植物插画的绘制步骤和技巧;第6章则是国风植物的效果欣赏。
电子书
岭南中医妇科学术经验集成
王小云
本书分为上、中、下篇三个部分,上篇为“岭南中医妇科的源流与发展”,简述岭南文化、岭南医学、岭南中医妇科学之间的关系,阐述岭南中医妇科发生发展过程。中篇为“岭南中医妇科名家学术经验”,按历史年代分为清代以前、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3个历史年代,分述该时期各代表性医家的生平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医案医话。下篇为“岭南中医妇科验方、特色疗法及养生调摄”等。
文章导航
1
2
3
4
5
>
推荐书籍
相关词语
意见反馈
我的书架
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