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条"循环经济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搜索结果
电网规划设计手册 电子书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组编
  • 本书共分十五章,内容分别为:总论,电力负荷预测,电力电量平衡,输电方式和电压等级选择,电网方案设计,变电站规划设计等。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影响: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 电子书
  • 刘华 李广众 著
  •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人民币开始积极“走出去”,寻求与我国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地位。稳步推进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是构建新型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推进国内经济、金融改革开放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对离岸人民币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构建更加开放和灵活的新型货币政策框架、建立和完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体系都有重要
大减税:大国税改与经济发展 电子书
  • 李炜光
  • 立足市场主体,聚焦税改难点,直面全球经济,探讨减税降费如何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评论(2017年第2期总第5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9年第2期总第7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5年第2期总第3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2期总第6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9年第1期总第7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8年第1期总第6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6年第1期总第4卷) 电子书
高等教育评论(2017年第1期总第5卷) 电子书
中国新疆的社会结构:族群分层与流动机制 电子书
  • 马忠才 著
  • 本书力图打破学科壁垒,结合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转型期的族群分层问题做整合研究。在深入剖析分层结构及其社会机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一项好的民族政策,既要降低不平等,还应促进族际交往、交流和交融。为此,政府应微调政策,稀释少数族群阶层地位的同质性,优化族群与阶层的交互结构,推动建立嵌入式的社会结构。
流量的逻辑:构建平台流量机制的数据策略与案例 电子书
  • 棠亦 编著
  • 本书通过10个第一现场的案例故事,揭秘平台流量机制的构建角度与构建过程,针对性地解决互联网数据从业者面临的棘手问题,包含触达用户、提升产品体验、优化内容生态等重要运营命题的思维方式和应用方法。全书分为3个部分,共17章。第1部分(第1~7章)为工具篇,详细介绍互联网数据分析师所应具备的基础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互联网产品的业务概念、核心问题、业务目标的衡量手段,以及数据采集规范、常用的量化研究和数据分
权力的生成:香港市区重建的民族志(田野中国) 电子书
  • 夏循祥
  • 在中国人类学学界里,这是一部建立在长时间田野作业基础上的有关香港社会的著作。
循环系统疾病的检验诊断(第2版) 电子书
  • 胡云良
  • 全面地介绍实验室诊断方法和临床应用。
中国卫生管理研究(2018年第1期/总第3期) 电子书
  • 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主办;顾海 主编
  • 《中国卫生管理研究》是由南京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集刊,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宗旨,内容涉及卫生行政管理、医院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卫生经济理论研究、卫生经济政策分析与评价、卫生筹资、卫生资源配置、医疗保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卫生服务调查(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与市场)等领域。
初学指弹:吉他指弹单曲循环 电子书
  • 白吉兵
  • 本书是为吉他初学者量身定做的吉他初级弹奏曲谱,本书的特点是适合初学者简易编配的曲谱版本,编配的调式都是ZUI基本的C调和G调,本书包含流行精选、外国经典、老歌经典等多类别的歌曲,适合各种吉他爱好者和培训学校使用。
建筑创作构思解析 变异·循环 电子书
  • 戴志中等
  • 如果用生命周期的概念来理解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废弃-再利用”的各个环节,它们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关系,其中与建筑创作最密切相关的是“设计”和“再利用”。“设计”不仅重视建筑形式创作的“变异”,也需要照顾到周期内其他环节“循环”再利用的可能。“再利用”也需要设计,是建筑物质形态意义上的“变异”,它也为建筑形态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而重要的途径。建筑创作的形态变异和建筑后的循环利用在可持续发展这一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电子书
  • 张缦
  • 本书结合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主要技术基础,重点分析了中国的循环流化床燃烧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详细总结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生物质、煤气化和垃圾焚烧领域的应用,深入讨论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炉内脱硫、低氮燃烧的基本原理,展望了能源转型、碳中和背景下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
基于物质流核算(MFA)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电子书
  • 李良智
  • 本书介绍了基于物质流核算的方法,通过构建新的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对我国的循环经济进行评价。全文共分七章,参考借鉴了欧盟统计局2001年发布物质流分析方法框架、相关物质流账户及衍生指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物质流核算框架,同时也构建了与该框架对应的物质流核算指标体系以及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井将系统动力学引入体系,建立本研究的核心评价模型,即循环经济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动态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