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款富有韵味的中国史推荐

富有韵味中国史榜
  • 吕思勉
  • 民国以来畅销不衰的国史经典读本。
  • 陈寅恪
  •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是由万绳楠先生在1947年至1948年于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学习期间,听陈寅恪先生讲授魏晋南北朝史时的笔记。但是笔记通常是简略的,为整理成书,万先生参考了50年代高教部代印的陈寅恪在中山大学历史系讲授两晋南北朝史时所编的引文资料,以及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明馆丛稿初编》《二编》等相关的论著整理而成,并力求符合陈寅恪先生的观点。  一般而言,陈寅恪先生的论著大都需要具有一定学力的人才能读懂。但是本书则别是一番风味,它用俗语娓娓道来、条分缕析、高屋建瓴、鞭辟入里,不仅让人领略了陈寅恪这种大家的学术思想,而且也提供了知人论世的典范。阅读是书,给人留下印象较深的可以概括为两大特点:一曰清通,一曰简要。  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起初由安徽黄山书社于1987年出版发行,1999年曾经进行第2次印刷,前后印数共7000册。2007年步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据黄山书社版策划出品了插图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由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贵州教育版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历史爱好者和喜爱陈寅恪者所推崇,仅根据2014至2018年之间的数据显示,印数就已发行78000册。  本次天津人民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仍是由步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出品,对于内文和插图逐一进行了认真校对修订。其中,正文和引文仅修正“脱、讹、衍、倒”四种现象即约有二百处,标点符号和行文规范修订者更多;另外,鉴于先前所用配图存在图像模糊不清、图画信息错误和图文气质不协等问题,本次再版则将先前89幅插图重新更换或修订为76幅,努力做到图文相契合,同时并配有超过12000字的图注说明,更加便于读者深入理解原文内容和相关常识。  作为魏晋南北朝史领域的学习入门书,本书既不失为一部分量沉重的专门学术著作,同时也能满足广大普通魏晋南北朝历史爱好者的阅读需求。其清通简要的特点,决定了其既能阳春白雪,亦能下里巴人,使学习与研究兼得。放眼同类优秀图书,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和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失之于繁,不便于广大普通读者阅读;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十二讲》和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作为后出著作,一则失之于简,不便作为研究用书,二则诸多问题仍然未脱陈氏影响。总之,新版《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实可视为“稀世之珍”,学习和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不可缺少的必读书之一。  鉴于本书内容品质和以往阅读经验,本书不仅适合具有一定历史学基础(历史学本科及以上学力)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阅读和研究,也适合乐于学习勇于挑战的广大历史爱好者和陈寅恪景仰者阅读和学习。
  • 马东峰
  • 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完美结合国际流行的年鉴派史学风格视觉直观,线索明确,中西对鉴,巨细无遗多所高校教师联合推荐
  • 吴钩
  • CCTV“中国好书”得主吴钩新作。从一位被严重低估的皇帝,透视大宋巅峰时代独特的政治运作机制。
  • 理查德·伯恩斯坦
  • 本书主要讨论的问题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面对复杂的中国时局,美国的政策抉择。
  • 北溟鱼
  • 一本书带你尽览魏晋风骨与风流。
  • 王仲荦
  •   魏晋南北朝是指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段,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与北朝。本书体例严谨,论证详密,资料丰富,语言简洁。无论...
  • 王汎森
  • 王汎森教授研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新作。
  • 林毅夫
  •   ·剖析历代政治得失经济根柢把握五千年来中国经济史脉  ·高屋建瓴、小中见大、鉴古喻今、充满人文理想  ·融政治、社会、经济于一体的中国经济专门史
  • 杨宽
  • 历史学家杨宽有关西周史的研究成果。

本期书单【十五款富有韵味的中国史推荐】内容,由书到网运营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得书网

谢谢合作

相关书籍
大秦风云: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电子书
千古一帝的生前身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一人治天下,必将因一人亡天下?
楚汉争雄: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乱世英雄的崛起密码。
安邦定国(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系列)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从乱世到治世的阴谋与阳谋。
吕氏弄权(从秦朝说起,到清朝结束系列) 电子书
一本书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专权皇后生前身后事之始末。
贵阳故事 电子书
本书收录《回忆贵阳中华路的改造建设》《“两弹一星”事业的贵阳贡献》《回顾龙洞堡机场的建设》《参与拟定市场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点滴》《解放初期贵阳市的军事接管工作概述》《西部大开发促进贵阳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文章,反映贵阳解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拿破仑战争:一个伟人和他的时代(经纬度丛书) 电子书
本书从各个角度深度分析了拿破仑战争,生动形象地展现拿破仑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