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流畅论述生动的法学文集精选 法律出版社 看得见的正义 陈瑞华 《看得见的正义》是陈瑞华老师的代表作之一,陈老师在书中精选二十余条程序法相关的法律格言,对它们加以阐释,语言通俗易懂,不仅适合法律专业人士阅读,而且适合非法律专业人士了解程序正义。《看得见的正义(第三版)》是陈瑞华老师在该书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新版。新版延续前作浓厚的文化品味,保留了不少典故、案例,同时又对上一版中部分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删改,并且新增“平等武装”“正义先于真实”“警察是法庭的仆人”“自由裁量权在于通过适用法律来实现正义”四篇随笔,将本书内容扩至28篇。在编排体例上,本书在每一篇随笔之前提炼出了本篇的金句,并为每篇随笔加入了正义女神的插图。书中所选插图按照正义女神在西方发展演变的历史顺序编排,每一幅插图都配有相应的图说,以便读者了解。在装帧设计和印刷工艺上,采用布面精装的形式,封面运用了下凹、丝网印刷、烫黑工艺。正文部分纸张选用80克纯质纸,插图部分四色印刷,对于正文中的重点内容和词句进行了专色印刷。 公正何以难行 [美]亚当·本福拉多 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读“不公正从何而来”的新知之作。 文人法学(增订版) 林来梵 本书以典丽的语言、猎奇的视角,甚至精妙的隐喻,探讨了许多与宪法有关的现象,并从那种纵横捭阖的、具有超越性的思维倾向和开阔视野出发,对宪法领域的诸多问题,如宪法与身体、宪政与风水等等,进行了耐人寻味的追问和反思。 圆圈正义 罗翔 我们无法实现完满的正义,正如我们不能画出完满的圆圈。 柏拉图之所以会轻视感觉经验而提出“理念论”(又译“相论”),正因为他认为要想把握住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就不能依靠感官而只能通过思维把握“理念”——正如我们看到的、画出的圆无不变动、多样且不够圆,因此对人而言,“完满的圆圈”只能出现思维中。 正义亦如是,我们无法经验到“完满的正义”,似乎遑论实现它了。所幸在康德看来正义属于实践的领域,我们对正义的把握虽然有限,但却也使我们避免沦为“正义”刻板标准的奴仆,而可以对其进行充分的思维与实践。正如康德说:“我必须限制知识,以便为信念留地盘”。人追求正义不是因为它是“顺其者昌,逆其者亡”的自然法则,而是源于我们内心对于正义的信念,我们在面对多种选择时如能自律于正义,便使理性成为了活动的自由因,最终也就使自己达到自由的境界。 没有人会因为画圆不够圆就想取消圆圈。完满的正义虽不可得,但是只要对于一切“有理性的存在”均有效的客观法则——道德法则存在,对于正义的思维与实践就不会停止,正义依然将作为范导性的理念向我们指引追求的目标。 对于正义的思维、实践和追求不正是“完满的正义”之一部分吗? 本期书单【文笔流畅论述生动的法学文集精选】内容,由书到网运营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得书网 谢谢合作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