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对哲学与美学基础的研究和探讨的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有:一、“意象与艺术”,以及意象与审美范畴等。二、对“气韵”审美范畴的诠释和“气韵”审美范畴的哲学与美学基础的研究和探讨”。三、对石涛画语录的研究与诠释,其中包括画“者从于心”与画者形天地万物等方面内容。四、对中国画基本特征与艺术意境,以及中西方不同民族文化取向和艺术发展的研究和探讨。五、对中国画与文化的理论思考,以及对20世纪中国画艺术现象的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曹桂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陕西师范大学人文学部委员、陕西师范大学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陕西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等。曾先后担任西安交通大学艺术系副系主任、陕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陕西师范大学第九届教学委员会委员。并负责筹建了西安交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意象与艺术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中的意象观念
第二节 西方艺术中的意象观念
第三节 中西方意象观念的异同性
第二章 意象审美范畴辨
第一节 意象与意境
第二节 意象与抽象
第三章 意象范畴考辨
第一节 意象概念的嬗变
第二节 意象概念的重整
第三节 意象与意境、典型三者的关系
第四章 “意象艺术”辨
第五章 再评孙宜生先生的“意象艺术”观
第六章 意象三题
第一节 中国艺术中的意象观念
第二节 西方艺术中的意象观念
第三节 中西方意象观念的异同性
第七章 《红楼梦》审美意象初探
第一节 意象型人物
第二节 意象型环境与意象型人物的融合
第三节 意象——艺术的审美至境
第八章 中国建筑艺术设计中的意象观念
第一节 建筑艺术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第三节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意境美
第九章 “气韵”审美范畴辨
第一节 对“气韵”范畴的诠释
第二节 “气韵”范畴的哲学与美学基础
第三节 对张锡坤“气韵”范畴观的诘问
第十章 对“气韵”范畴的诠释
第十一章 “气韵”范畴的哲学与美学基础
第十二章 艺术与错觉
第十三章 石涛有法与无法辨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师古人——借古开今
第三节 师造化——搜尽奇峰打草稿
第四节 无法而法——我自用我法
第五节 结语——石涛绘画实践与理论的启示
第十四章 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
第十五章 画者从于心与画者形天地万物
第十六章 中国文人画散论
第十七章 中国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形象特征
第二节 情感特征
第三节 审美特征
第四节 个性特征
第十八章 中国画的情感特征
第十九章 中国文人画创作中的情感因素
第二十章 中国画的意境美
第一节 意与境
第二节 造境与写境
第三节 意境与审美创造
第四节 意境与审美理想
第二十一章 中西方绘画审美概说
第二十二章 中西方艺术的发展与交融
第一节 东西方艺术发展的规律
第二节 东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碰撞与交融
第二十三章 中西方比较艺术与不同民族的审美取向
第一节 西方艺术中的美学追求
第二节 中国艺术中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方艺术审美的异同性
附录1 东西方比较艺术论
附录2 对中国画与文化的理论思考
附录3 20世纪中国画现象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艺术美学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曹阳。
得书感谢您对《艺术美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