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国学研究文库)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国学研究文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唐代诗文总集的研究,分三编,期冀全面,探其影响。

内容简介

《国学研究文库: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分三编。第一编,总论部分,主要研究《文章流别集》、《文选》、《玉台新咏》、《晋元正宴会诗集》等唐前编纂诗文总集对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影响、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社会文化背景、唐代诗文总集的编纂者及其心态、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选本批评功能及其价值、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与文献传播。第二编,分论部分,大致以传统学术意义上的“四唐”分期,选择唐人编选的诸如《续诗苑英华》、《翰林学士集》、《珠英学士集》、《国秀集》、《河岳英灵集》、《中兴间气集》、《西汉文类》、《极玄集》、《群书丽藻》等不同时期的诗文总集,以及李吉甫等诗文总集编纂者,探讨唐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编选的诗文总集及其特点、影响。第三编,辑考部分,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补考唐人编选诗歌总集,辑考唐人编选文总集。简言之,《国学研究文库: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期冀以宏观研讨为经,以分期考察及个案探微为纬,以辑考为材料补充,对唐人编选诗文总集做全面、整体的研究。

作者简介

卢燕新,男,陕西商洛柞水人。2005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博士学位。今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天津市文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学、古籍整理。编撰或参编书籍有《傅璇琮学术研究文集》、《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教材》等,在《人民日报》、《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史》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近四十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绪论

第一节 本研究领域学术史的简要回顾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及基本研究方法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唐前诗文总集及其对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影响

第一节 唐前诗文总集述论

第二节 《文章流别集》等对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影响

第二章 唐代编选诗文总集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节 唐人诗文别集的编纂

第二节 唐代文士的职官变迁、幕府与宦游

第三节 唐代的馆院制度

第三章 唐代诗文总集的编纂者及其心态

第一节 唐代诗文总集编纂者的数据量化分析

第二节 唐代诗文总集三类编纂者及其心态

第三节 唐代诗歌总集编纂者选录女诗人诗什及其心态

第四章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与选本批评

第一节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体例与选本的体例批评

第二节 唐人选本批评的对象、批评方式及其特点

第三节 唐人选诗批评与选文批评比较

第五章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与文献传播

第一节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的传播过程解析

第二节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传播的对象及其效果

第三节 唐人编纂诗文总集的域外传播

第四节 宋人著述对唐人诗文总集的误收

第二编 分论

第六章 从温彦博《古今诏集》到徐彦伯《白云记》

第一节 《续诗苑英华》考论

第二节 《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考辨

第三节 崔融《珠英学士集》及其“以官班为次”的编集体例

第七章 《河岳英灵集》探微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

第二节 《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诗刍议

第三节 《河岳英灵集》与《国秀集》选学观、诗学观比较

第八章 大历至宝历年间编纂的诗文总集

第一节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与唐人选本批评风尚的嬗变

第二节 李吉甫编纂的诗文总集考论

第三节 《西汉文类》考论

第九章 唐末五代编纂的诗文总集

第一节 《极玄集》及其对王维诗的接受

第二节 《七老会诗》与“九老”考论

第三节 《群书丽藻》考论

第三编 辑考

第十章 唐人编选诗歌总集补考

第一节 通代诗选集、诗句选集与家集

第二节 断代诗选集、唱和集与送别集

第十一章 唐人编选文总集辑考

第一节 通代文集、诗文合集与未选唐人诗文的总集

第二节 断代文总集

参考文献

后记

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国学研究文库)是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卢燕新。

得书感谢您对《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国学研究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钱玄同思想研究 电子书
本书叙述钱玄同先生一生思想的形成、发展、演变、特色,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庚子救援研究 电子书
八国联军侵华引发庚子国变,这本书研究这一非常时期由上海绅商发起、各省疆吏合力促成的大救援。
《尚书》诠释研究 电子书
《〈尚书〉诠释研究》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所有讨论的专题都是《尚书》学与语言学长期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这些问题有些还关涉古典文献学、辨伪学、辑佚学、哲学、思想史研究等领域。作者皆能以广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文献功底、深厚的理论素养,探隐索微,反复论证。全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例证丰富,其结论或正前人之失,或对有关问题的论证有所推进,或给读者以新的启迪,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代天津典当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博弈论作为理论工具,利用近代天津典当档案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对近代天津城市的典当行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性,对近代天津城市史和近代经济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