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党: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

关键在党: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反映伟人们对中国革命、建设事业进行思考探索历程的珍贵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精神为指导,论述党史和党建方面的一些问题。

全书共收入十八篇文章,以《延安整风是毛泽东同志对党的建设的伟大贡献》开篇,以《中国共产党是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结束,这些文章是要回答: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等等。其中《回顾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论述》一文,曾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过。

作者简介

作者逄先知,编审。长期从事毛泽东生平和思想研究。195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毕业于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历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见习秘书,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研究人员,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任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曾为毛泽东管理图书16年。参加《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编辑工作。为《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主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主编之一、《毛泽东传(1949-1976)》主编之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延安整风是毛泽东同志对党的建设的伟大贡献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几个问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的关系,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

争取和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是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

又联合又斗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政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际形势

关于党的文献编辑工作

一、建国以来党的文献编辑工作的历史概况

二、党的文献编辑工作的意义

三、怎样做好党的文献编辑工作

回顾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论述

一、关于防止和平演变问题

二、关于警惕党内特别是领导层出修正主义的问题

三、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问题

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

五、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六、关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写在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前夕

下苦功夫研究马克思主义

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做合格的先锋战士——关于理想、信念和经受考验问题

“五四”感言

我党加强理论学习的优良传统及重要启示

党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部重要的党史著作——读《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经验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从井冈山精神到西柏坡精神

进行群众路线教育的极好教材

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

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一些看法

发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

中国共产党是有独特优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而作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远大而坚定不移理想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民族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集中的统一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富于独创精神、勇于开创新局面的党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能力的党

关键在党: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逄先知。

得书感谢您对《关键在党:党的建设与党的历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寻味历史:食在宋朝 电子书
《食在宋朝》是“寻味历史”系列中的一本,主要选取宋朝最具代表性的关于美食的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文人笔记等,如《东京梦华录》《山家清供》《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粱录》,等等。从宫廷的奢华盛宴、文人雅士的大千世界,到百姓日常的风味人间,本书旨在通过古人的笔触还原宋朝饮食生活的真实图景,带领读者在古人的字里行间中品味宋朝美食,在历史变迁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
档案中的历史:清代政治与社会 电子书
作者近三十年深入研究清代政治与社会的成果。
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 电子书
《经济学人》《外交事务》最佳图书,一场全球化和自给自足之间的博弈。
听见历史的声音 电子书
本书精选《听见历史的声音:文物传奇》32期节目,以互动书的形式融合文字稿、照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载体,通过实地探访、口述历史的形式寻根厦门记忆,揭示文物保护的现代意义。